聚力实体经济振兴,“链”接新质生产力——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环球网2024-04-19 18:22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85年3月动工兴建,是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全域规划面积478平方公里。经过近40年开发建设,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青岛开发区”)逐步发展成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综合功能区之一,以占青岛市4.2%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市1/4的工业总产值、1/5的GDP和吸引了1/6的外资。先后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智能化工业园区示范试点、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综合发展水平连年位居全国、全省前列,入选全省“外贸新业态”和“双招双引”两类特色园区培育名单,获评“中国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园区”、“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园区”、全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产业园区”等称号。

实体兴则经济兴,实体强则经济强。近年来,青岛开发区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强区战略,持之以恒抓项目兴产业,加快构建链群化、开放型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全市工业增长新基地和全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一、聚焦新型工业化,“全链式”壮大传统优势产业

围绕落实全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总体部署和全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和深化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414”系列方案。聚焦智能家电、船舶海工、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提质扩能,全面落实“链长制”,创新举办融通产业链主题沙龙活动,发布全市首个《产业链融通发展倡议书》,推行产业发展顾问系列制度,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全力打造“参天大树”与“灌木丛”共生共赢的产业链协同发展生态,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以海尔、海信、上汽通用五菱和青岛炼化等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企业不断迭代升级,家电电子、石化、汽车、船舶海工等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占青岛市“半壁河山”,智能家电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青岛市首批47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和24条重点产业链30家链主企业,青岛开发区入围企业占比分别达36%(17家)、40%(12家)。

(一)智能家电,聚力迭代升级,“五朵金花”再次绽放。海尔、海信、澳柯玛作为落户青岛开发区最早的家电产业巨头,也是上世纪青岛市“五朵金花”的杰出代表。聚焦向智能化、高端化迭代升级,青岛开发区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持续放大灯塔工厂集群优势,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加快生态品牌在全品类、全球范围的普及,聚力金花再次绽放。海尔在智慧家居领域,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持续放大灯塔工厂集群优势,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加快生态品牌在全品类、全球范围的普及,成为全球先行者。海信视像超画质电视、全色激光电视,销售额高居中国彩电市场第一位,发布全球首个8K激光显示技术方案、全球首台120英寸激光电视新品。

(二)高端装备,聚力创新提升,向海图强走向深蓝。青岛开发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船舶制造和海洋工程基地,全国最大的无梭织机生产基地,汇聚了中船发动机、北海造船、海洋石油工程、雷沃工程机械、海佳机械等重点企业,形成了以船舶海工、工程机械、纺织机械等为代表的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端装备产业体系。世界最大吨位海上浮式储卸油装置P70、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智能深海牧场交付使用;世界最大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工交付;首台双燃料船用发动机等高端装备走向世界;总投资103.7亿元的潍柴智慧重工项目仅一年时间即具备投产条件,填补了青岛重型机械智能建造领域空白。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依托头部企业,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坚持超前谋划、提前布局,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瞄准人工智能企业头部企业定向招引,以萨技术、极视角、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先后落地,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正加速深度融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软件学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独角兽企业以萨技术,是全球前沿的“人工智能+数据智能+产业智能”技术应用实力派,平安城市视频处理实战技术在行业内领先,占有全国70%以上市场。讯飞未来港以智能制造、创新应用、智能家居三大产业方向为核心,目前已入驻中科防务、正大合赢等企业50余家,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赋能中心”。极视角作为专业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商,开创了国内首家视觉算法商城,已上架1000余种算法,覆盖超过100个行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正致力开拓AI视觉算法在不同行业场景的开发与应用。

二、聚焦构建新动能,“龙头式”培强新型显示产业

根据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青岛市部署振兴发展实体经济,打造24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十大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在市级链长牵头抓总、市产业链专班和新区管委推动下,确定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规划总面积14304亩的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2022年11月26日,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揭牌。园区内总投资81.7亿元的京东方全球最大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单体工厂,仅13个月即实现产品点亮暨规模量产。

(一)建立新型显示产业项目专班推进工作机制。与行政区招商单位形成合力,联动实行“一周一例会、一周一报告”制度,每周调度、研究新型显示产业项目推进方案,有力推动了各类在谈、在建项目进展。

(二)建立“按图索骥”定向招商机制。精准研究产业链,梳理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名单,制作新型显示产业链招商图谱;与相关单位组成招商小分队,按招商图谱定期出差走访、靶向招商,共同洽谈推进项目。总投资 50 亿元的翰博光电生产基地项目已签约落地,创新实施了“代建租赁”落地模式,促成开工先于签约、签约10天即封顶的项目案例;万达光电(青岛)智造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开投芯屏产业园一期正式运营。自揭牌成立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产业园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项目50余个,总投资2400多亿元。下一步,将不断更新新型显示产业链全景图谱,主攻龙头型面板项目,致力于落地全球首条无掩膜版OLED大尺寸面板线,推动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加速向500亿元迈进。

(三)制定完善支持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及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印发《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部分)实施细则》以及政策申报指南,发挥“OLED自发光式团队”的干劲和韧劲,推动一批项目投产达产,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新型显示由“挂牌起势”迈向“发展胜势”。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规模同比增长17%,新型显示昂起“山东龙头”,正加速迈入“国家队”。

三、聚焦激发新活力,“园区式”突破未来产业

园区经济是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青岛开发区坚持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实行联合招商、服务会商系列机制,持续优化“大项目供地、小项目入园”的发展模式,聚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发展等未来产业,超前谋划、精准发力中电光谷、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园等10余个“区中园”“园中园”建设,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其中,中电光谷青岛园区已聚集各类市场主体1900余家,投资过千万的600余家,汇集人才2万余人,成为全省产业集聚度高、优势项目多、经济效益好的高新产业集聚区之一,培育了极视角、以萨技术、宸芯科技等一批头部企业,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等称号。联东U谷·青岛开发区生态科技谷区自2022年9月开园以来,已签约和招引入驻高精特新优质企业40余家。2023年6月,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企业总部集群经济发展的MAX创新科技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2023年9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家大学科技园动力谷正式启用,首批注册入驻人才项目15个。“专业化运营、特色化发展、集约化管理、优质化融合”的园区经济发展模式多次被国家部委刊发推广,并得到各主流媒体点赞。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