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燃料短缺 加沙所有医院将“在48小时内”停止或减少服务
1732287695996
5月8日,长沙,湖南省农科院实验大楼一侧的小草坪前,颇为热闹。
草坪对着的一扇不起眼的门前,妥妥坐着我国农业领域“四大王炸”: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胡培松、邹学校。“王炸”坐镇,只为一件事:为种业安全,建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打call。
为啥要给种质资源建个“库”?
种质资源有啥用?三个简单例子可以说明。
有一种“江永香稻”,顾名思义,它有特别的稻香。不过,因各种原因,农民自留品种种出的“香稻”,不香了。所幸,湖南种质资源库里保存了江永香稻资源,通过提纯复壮技术,江永香稻又恢复了原有香味。
湖南辣椒全国闻名。在湖南种质资源库里,收集着全世界最多的辣椒种质资源。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率团队通过资源创新研发出“湘研辣椒”,推广面积曾覆盖全国70%,一度成为神话。
湘西保靖县“黄金茶”,通过种质资源利用,现年产值已超10亿元,助力当地5万茶农增收,成为湖南大湘西地区精准脱贫的经典案例。
“建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所所长胡培松,如此“总结”。
保护种质资源是国事 湖南瞄准“10万+”
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世界各国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利用速度的加快,相关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大。说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国事”,完全不夸张。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等系列文件。其中,落地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就是建“种质资源库”。从“王炸”的共识看,这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科学基础建设,对国家现代农业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未来国际资源竞争等,都极为重要。
湖南是我国“种业重地”,有着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在内的一大批核心农作物种业人才。对种质资源保护,湖南有长期持续大力度支持的“传统”。日前,科技日报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获悉,去年底,该省新发布“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出台了《2019年度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创新平台立项(备案)的通知》,并率先批复建设农作物种质和林木种质等两大资源库。
此次揭牌的,是其中之一的“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该库源自1989年建设的种质库“传承”。种质库在1992年投入使用,至今已低温保存来自全球59个国家(地区)、国内30个省(市),包括水稻、辣椒、油料、瓜类等种质资源3万余份,各类亲本、中间材料近十万份。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向17省市、82家单位分发水稻种质资源25177份次。利用低温库设备设施和种子检测技术,该库还为隆平高科、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兴蔬种业等种企开展了诸多涉种服务。
据悉,“湖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集合长、中、短期配套,战略储备和分发利用,收集保护与共享服务相结合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服务公益平台。资源库设长期、中期、短期、亲本、可调等五大库房,及战略资源保护、基础资源保存、资源展示交流、资源信息管理、资源入库前处理六大功能区,设计保存种质资源量达15万份。
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称,力争到2030年保存种质资源份数达到“10万+”。未来,这里或将成我国最重要的种质资源战略支撑库,和最大的地方种质资源创新应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