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经:从贸易立国到技术立国

环球时报陈经2019-01-15 01:06

人类财富都是从自然资源和技术中得来的。古代社会技术发展缓慢,人力和土地资源成为财富的核心。然而,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贸易是实现财富增值的重要手段。一个地方会因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的特色,拥有一些优势产品,通过将它们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换,进而扩大财富的价值。但是,这个道理有时会遭到驳斥,比如有的中国古代学者认为,商人不事生产,通过倒买倒卖就赚到了大钱,这伤害了农民的利益。

抛开大道理,中国古代王朝的运转实际上离不开商人的活动。在利益驱使下,中国古代商业活动也有较为活跃的时期。只是在意识形态上,中国古代社会更像法国18世纪50-70年代的“重农主义”,这种主义认为农业是一切财富的来源,是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

等到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吃惊地发现工业技术居然可以创造如此之多的财富,远超农业社会的想象。“贸易立国”不再需要争论,而是一种必然。但是,人们又发现,不同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差别极大。在国际贸易中,高技术水平的国家拥有很大优势。不少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的国家因为技术落后,变成了穷国。因此所有国家都认同技术的重要性,希望本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起来。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与贸易路线总体是正确的。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中国从最初的纺织业比较优势,成功提升到前景与产值大得多的机电产业,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区分开来。中国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的努力,甚至引发了美国的极端重视与打压,认为会威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

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国力也较为强大了,因此到了更需要强调“技术立国”的阶段。这不是说“贸易立国”不重要,而是对中国来说,通过发展技术推动国家朝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已经是本能。

当然了,中国在某些领域具备了技术优势,在一些以前不敢想象的核心技术领域追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片面地讲市场经济,而是要主动大力度技术投入。市场主体有时会因为短期无利可图,不愿意进行长期大力度的技术投入,如果只靠市场,那么一国会被锁定在较低的技术层级。如今,世界各国都强调要有充足的研究与发展资金,对中国来说,我们能够利用人才、资金、市场规模的优势,通过坚定而规模宏大的技术投入集中突破,更好地实践“技术立国”提升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路线。(作者是科技与战略风云协会研究员)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