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9月16日电(记者 王禹)15日深夜,陕西西安奥林匹克中心,一场秋雨不期而至。
就在数个小时前,国内参赛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关注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应四年之约,在此启幕。
9月15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在位于千年古都西安的奥体中心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短短几个小时内,灞河之畔的“石榴花”,从寂静到喧嚣,再到歌声嘹亮,灯光绚烂,美轮美奂,运动员们与观众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这是全运会首次来到中国中西部地区。跨越62年全运光影,期盼与热情,在此刻交织成欢乐与激情的海洋,当我置身其中,很难不与之共情、为之欢呼。
在此前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们以38金、32银、18铜,共计88枚奖牌的成绩,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位。奥运选手在东京的出色发挥受到了外界广泛关注。
从未有一届全运会与奥运会有着如此亲密的“接触”。从东京奥运会到陕西全运会,短短两个月内,厚积薄发的中国体育不断达成新的里程碑。
正因如此,当朱婷高擎河南代表队队旗步入场内、当汪顺用力挥舞着手中的浙江队队旗、当全红婵以护旗手的身份,出现在广东代表队前列……
西安奥体中心内的欢呼与掌声,是为了庆祝英雄们的凯旋,也是对他们在未来再创佳绩的殷切期望。
他们是中国体育的旗帜,也势必在全运赛场上,成为无数后辈努力超越的标杆。追赶与被追赶之间,中国体育奔涌向前,浇筑新的希望。
9月15日晚,第十四届全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在位于千年古都西安的奥体中心举行。图为巩立姣作为河北省代表团旗手入场。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全运会的意义在于此,却不仅如此。
从“奥运练兵场”再到“全民全运”,如今的全运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精英的舞台,更是全民运动的盛会。
开幕式现场,火车头体协、煤矿体协、前卫体协的运动员们昂首步入场内,作为中国体育版图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在过去漫长岁月中,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并推动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他们的过去、现在乃至未来,都将成为全运会坚持开门办体育,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体育事业发展和竞技体育竞争的范例。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四年前的天津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首次登上了全运会舞台,十四运会在此基础上继续设置19个大项185个小项的群众赛事活动,让“草根运动员”有机会与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
如今的全运会,走出专业的竞技场,走进千家万户,中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心手相牵,形成合力,为体育强国建设添砖加瓦。
图为第十四届全运会主火炬点燃。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开幕式文艺展演的最后,身穿防护服的表演者们在国旗的引领之下,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歌声进入场内,展现出团结一心的全民抗疫场景,构筑着疫情防护的稳固防线。
本届全运会,是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举办的首个国内重大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北京冬奥会前我国举办的规格和水平最高的体育赛事。
一串数字足以彰显出赛事顺利举办的不易——十四运会决赛期间共有12000余名运动员、6000余名代表团官员、4200余名技术官员参与比赛,150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保障工作,1500余名新闻记者参与比赛报道。
还有不到半年时间,我们将迎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于中国。
正因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的全运会,更是一届呈现给世界面前的全运会。
“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不仅成为全运会顺利举办的关键核心,更是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趋势相呼应。
也正是国内各界对全运会的期待与决心,才让人更有理由相信,从北京奥运到北京冬奥,当奥林匹克运动再次降临神州大地,将会是从巅峰走向新的巅峰。
而新的起点,正是从15日晚的全运会开幕式便开始写下。
“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夜幕下,我坐在返回媒体村的大巴上,窗外的雨淅淅沥沥,飘飘洒洒。
开幕式的画面和熊熊燃烧的全运圣火在脑海中闪回,也便能理解这届属于国人的体育盛会和这场喜人的雨,如此恰逢其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