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6日开始,天津援沪医疗队的首批队员已经进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工作,经过两天的交接,天津医生已经逐步转为独立完成救治工作。
独立接手方舱 医务工作顺利完成
“经过两日的准备,我们终于迎来入舱的日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援沪医务人员苏斌告诉记者,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医疗队已经于4月6日下午2点首批进入了W5方舱。
“陌生的工作环境、与以往不尽相同的系统、流程,大家都需要尽快熟悉起来并完成对接工作。”苏斌说,“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大家都相信能够克服这些困难,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到达W5方舱之后,迎接我们的是上海市胸科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的同仁们,他们作为开舱之后首批入舱工作的医务人员已经在此奋战3天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援护医务人员与上海同仁们顺利完成了交接,“这里后续的工作交给我们吧!请放心!”
苏斌告诉记者,进入方舱前,医务人员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大家群策群力制定了《援沪医疗队方舱医院指导(毛坯版)》。第一次入舱,是在上海同仁们的带领下熟悉工作流程。“W5方舱总共有千余张床位,目前已经是满床状态。这里接诊的主要是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轻型患者。”苏斌说,“从患者的眼神中,我们能看到焦虑、紧张,但更多的是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感激,同时,我们也非常感谢他们对防疫工作的理解和配合。”
进入方舱已是4月7日晚上8点,此时,上海同仁们已经完成全部交接转战下一个战场。这是援沪医疗队员们独立接手方舱的医务工作的第一晚,为方舱内的所有患者进行鼻、咽拭子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援沪医疗队一组的30位队员与天津市中研院附院的15位队员密切合作,从分发到采样,再到汇总,顺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从方舱出来,医务人员的脸上略显疲态,脱下防护服坐上通勤大巴已经是凌晨3点。此时,天津市第三中心援沪医疗队二组的同事已接替进入方舱继续工作。
空旷的马路,漆黑的黄浦江面散落着点点星火。此时的上海,少了喧闹、少了嘈杂,却多了份共同守“沪”的坚持!
“几天来,我们接到了医疗以及生活物资的支援,也接到了上海疫情防控小组送来的感谢信以及宝山区政府送来的生活物资,让我们感觉到了上海人民的热情。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事,就是让这座大都市尽快恢复往日繁华。”苏斌说。
测温送饭做游戏 丝丝细节暖人心
4月7日14时,天津市儿童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30名队员,遵照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部署,以整建制集体进驻新国际博览会N1方舱医院,与上海医疗队进行工作交接,熟悉舱内流程,开展紧锣密鼓的救治工作。
天津市儿童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将分管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1舱内的750名患者,因为在舱内大家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要克服很多困难,为了更好更快地为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提供医疗服务,队员在此前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入舱前培训。
入舱前一天,天津市儿童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队长李姣在全队紧急召开了视频动员部署会议,要大家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虽然入院时大部分患者为无症状感染者,但是也有很多患者经过潜伏期后出现发热、咳嗽、胸闷、头晕等症状。有的患者没有症状,但内心十分焦虑、紧张,医疗队的队员们也要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凭着经验和专业知识用最温柔的语气、最耐心的态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解答疑惑。护理团队在朱宝爱、郭亚楠、于丽三位护士长的带领下,熟悉、关心、关爱每一位患者,从测温到送饭,为大家送去各种生活和心理护理,护士们在工作的同时与患者们尽快地建立了信任与友谊,得到了患者们的认可。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作为儿科团队,天津市儿童医院援沪医疗队成员特别留意舱内几个儿童患者的情况。一名11岁患儿有上网课的需求,自己手机流量已经用完,而方舱内网络信号不稳定,儿科医师周耀就积极联系信息中心、后勤工作服务站,为患儿提供帮助。而另一名2岁患儿看到“大白”护士觉得很是新奇,要和“大白”一起做游戏。“对于儿童患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小朋友的特点和行为习惯,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心理疏导,从而让小朋友们在陌生的环境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天津市儿童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队长李姣说。
在6小时的工作期间,医疗队队员们巡视病人一遍又一遍,身上的汗出了一层又一层,即使这样也无法熄灭大家内心的火热,期盼着能多跑一趟,多说一句,多温暖一位患者。 大家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你们辛苦了!”
入“舱”前夕,他们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即将“进舱”前夕,天津市中研院附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接到了多名队员郑重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字里行间透露出无畏无惧、冲锋在前的必胜信念和以实际行动践行加入党组织的坚定决心。面对上海疫情,医疗队员们主动请缨,果断逆行,加入到全国上下同心守“沪”的洪流中,年轻队员们在临时党支部坚强堡垒的凝聚下,在老党员们先锋模范的感召下,决心用实际行动为这一份信念和决心抒写出最壮丽的注解。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一封封滚烫的入党申请书就是一份份向疫情宣战的“请战书”“决心书” ,队员们纷纷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将时刻以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要发扬肯吃苦、敢拼搏的精神,不辱使命,守护好上海人民的生命健康,早日战胜疫情。
经过短暂休整和全员强化防护培训,天津市中研院附院援沪医疗队接到指令,分批次进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第一组15名队员于4月7日晚8点,正式进入接管W5方舱;第二组15名队员于4月8日早8点,接续进入方舱医院,中研守“沪”人用自己的双手,合力托举生命之舟。
天津市中研院附院援沪医疗队队长徐玫带领的首批进入方舱医院的15名队员都拥有丰富的抗疫经验,4月7日下午6点,队员们从酒店出发,晚上8点准时进舱。大家快速进入“战斗”模式,开展医疗诊治,照看病人,核酸采样等工作,队员们互相配合,为所管辖的新冠患者进行了核酸采集,共采集了640份咽拭子和640份鼻拭子,结束工作时已是凌晨3点。
4月8日清晨,第二组15名队员迎着朝阳集合出发,早上8点,前一批进舱的医院同仁们与第二组队员们进行了舱内情况等工作上的交接,队员们进入方舱医院后,就迅速投入到战疫一线,积极有序地开展新一天的医疗救治工作。
天津援沪医疗队队员一起同心守“沪”,并肩战斗,为打赢上海疫情阻击战贡献着天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