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九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空间工程总体部宣布正式启动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建设。目前首发星已完成正样产品设计与投产,将搭载光学遥感相机、星载智能处理设备、原子氧探测器等有效载荷,计划12月发射。
超低轨道是指轨道高度低于300公里的轨道,因轨道高度下降,从对地“遥感”变为“近端”而实现更低成本、更高观测分辨率、更短传输时延等,可实现同等分辨率下光学载荷重量、成本降低50%,SAR载荷重量、成本降低40%。
据悉,此次启动的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旨在超低轨道发展规模化的即时智能遥感服务系统,在实现分米级精准“感”知、分钟级实时“传”输的同时,通过先进星载智能处理、星端直连、星间通信实现空间信息直达用户终端,满足抢险救灾、应急调度等重大行动对关键信息高分辨率实时观测等迫切需求,并孵化卫星直接服务于大众(toC)的新型产业生态。
根据计划,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将分三阶段实施:在技术与业务验证阶段,计划2023年完成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首发星发射,2024年完成9星业务验证星簇发射,同时完成卫星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即时ToC遥感业务应用示范系统,提供1天级服务响应能力和信息直达用户大众;在规模组网阶段,计划2030年完成300颗星在轨组网运行,形成全球15分钟响应能力;在融合发展阶段,完成业务系统全面建设,达到全球范围10分钟以内的即时业务响应和服务能力,助推空间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