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新闻网讯:“十四五”以来,商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构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为目标,全力推进丹宁高速公路丹凤至山阳段、洛南至卢氏(陕豫界)高速公路、丹宁高速公路镇安至宁陕段、澄商高速公路华阴至洛南段3条4段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其中丹宁高速公路丹凤至山阳段、洛南至卢氏(陕豫界)高速公路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丹江上游,青山绿水,在秦岭里最美的地方,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者们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贯彻全省“三个年”活动要求,持续掀起大干高潮,路基、桥隧、路面工程突飞猛进,房建、机电、交安建设如火如荼,各工序有序衔接、快速推进。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保项目
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项目属于G4015丹(凤)宁(陕)高速公路东段,全长38.52公里,概算总投资61.4亿元,是陕西境内横贯秦岭南麓的一条重要东西向联络线。该项目建成后,构建起秦巴山区迂回高速路网,形成连通西北、西南、中原和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和经济走廊。对完善陕南高速网络,密切关天经济区与中原经济区沟通联系,发挥陕南生态优势,推进陕南绿色循环一体化发展,服务商洛“一都四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强强联手,合作共赢。这是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项目的一大特点”。项目公司董事长周宪群这样介绍:“陕西丹宁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2021年6月29日成立,由陕西交控集团牵头,中铁五局集团、中铁建投资集团、中交一公院等8家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组建,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和参与企业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政府、企业同心协力,省市合力共建、央企省企强强联手,专业化公司运作的基础项目运作新格局。”
项目沿线地处秦岭生态保护区,其中丹凤段13.5公里位于丹江湿地保护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风景秀美,自然植被茂密,耕地资源宝贵,环境保护要求高。项目公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成立由董事长、总经理任领导小组组长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引进2家环保监理、监测单位,实行全方位管理,严格按照环评标准设置雨水收集、应急处理系统及声环保设施,边坡开挖采用工程与植物防护结合,沿线取弃土场建设防护排水设施并进行绿化恢复,坚决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各施工标段按工区配备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人员,陆续投入洒水车21辆,大气污染环境监测仪2台,洗车台6处,雾炮机25台,除尘器49台,累计投入资金1010万元。
绿水青山,生态丹宁。秦岭是华夏文明的龙脉,保护好秦岭生态,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是项目建设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参建各方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和“七个到位”,奋力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态路、振兴路。
各项手续办理刷新纪录
建设工程前期报批手续办理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高速公路项目规模大,审批手续多,涉及到资源、发改、林业、文物、环境、住建等20多个行政部门,程序繁琐,流程复杂。
各项手续办理过程中,市交通、资源等有关部门单位和丹凤、山阳县政府主动作为,积极协助指导;市高速办、征迁办充分发挥职能,全力配合推进。项目公司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建立了“市、县、乡、企”路地联络机制,安排专人对接省市相关部门,加班加点整理完善申报材料,发扬“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精神,1年内完成了文物影响评估、建设用地组卷报批、文物考古勘探等19项前期手续办理。
特别是建设用地报批方面,项目公司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不足难题,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与省自然资源厅沟通,协调解决了800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经市自然资源局指导完善建设用地组卷材料,于2022年6月24日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按照程序上报国务院审批。项目建设用地手续报批工作9个月内完成,创造了省内高速公路报部项目用地手续批复最快记录,确保了项目建设合法合规。
在取得建设用地批复后,积极联系丹凤县支高办、山阳协调办加快推进红线用地交付,保障了施工的连续性,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环境。同时,在1个月内取得质量监督手续,2个月内完成施工许可手续办理。
落实“加快” 只争朝夕
兔年春节收假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在西安召开了“三个年”活动动员会,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决胜全年红。随后,商洛市召开政府工作会,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筑牢经济发展底盘,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对丹凤至山阳高速公路项目计划进行调整,要求提前建成通车。
为落实“加快”精神,项目公司统一思想,夯实责任,实行领导班子包抓督导制,各包抓组进驻现场,蹲点包抓,主动服务,靠前指挥,强化监督,全面加强对质量、进度、征迁、环境保障等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高效推动项目建设,保障工程加快推进。
目标锁定,工期倒排,项目公司以行动促落实。2月3日组织召开2023年项目建设动员暨春季大干会,周密部署工作,制定了确保通车的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详细分解计划,优化施工组织。
时间在流逝,干劲不松懈。4月25日,组织召开“大干100天、决战保通车”建设动员会;7月7 日,组织召开项目建设推进会,夯实各方责任,集中解决建设制约因素,持续掀起大干热潮。
项目公司全体员工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白天早出晚归,和施工人员一起进隧道、爬边坡,现场督导加快进度,强化检查确保质量安全,针对气候制约、复杂地质、征迁协调等具体问题,及时现场解决,并制定相应措施和预案,强化落实,每天一身土两脚泥。晚上加班处理工程变更、计量支付、内业资料整理等工作,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各参建单位充分发挥联建集约优势,众志成城形成合力,抓关键,强推进,全面展开施工会战。路基、桥隧各工序施工24小时作业;路面工程合理安排、统筹布署,严格控制质量要点;房建、绿化、交安、机电等后续工程项目尽早动手,衔接有序。
坚持就有结果,付出必有收获。2月20日,伴随着摊铺机的轰鸣声,路面工区水稳层试验段成功完成铺筑,为全线水稳摊铺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5月11日,随着金山寺隧道右线顺利贯通,全线21座(单洞)隧道全部贯通,为进一步打通本项目关键线路、实现通车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底至7月,三伏已至,赤日炎炎,建设者战高温,斗酷暑,挥洒汗水,大干正酣,施工一线捷报频传,穿仓岭、中村2座特大桥相继顺利贯通,竹林关西收费站综合楼主体顺利封顶,路面沥青上面层试验段顺利完成摊铺。7月31日,洛峪收费站5台起重机共同协作,经过4小时紧张施工,全线第一个完成收费站顶棚吊装,项目附属工程施工取得突破性进展。
8月1日上午9时,竹林关枢纽D匝道桥最后一片重101吨的预制箱梁平稳落梁就位。中铁五局施工1标建设者发扬“铁军”精神,历经15个月零27天奋战,提前1个月圆满完成了标段内全部箱梁架设任务。
从春到夏,持续大干,建设者们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大桥凌空飞架,天堑变为通途。施工机械轰鸣,现场气势磅礴,筑路铁军在现代科技的加持助力下,桥隧相连、穿山而迤的坦荡大道与绿水青山浑然天成。每一道全新的工艺,每一个难题的破解,无不彰显着建设者高度责任的敬业精神。
围绕项目转、扭住项目干,高效率促推进,高质量保通车,38公里高速公路穿山过涧,沟通着东西,连接着八方,这将是一条源源不断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财富流!有了这一条“血管”的滋养,商洛区域经济将生机勃勃,活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