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图限制开源技术,是美国网络霸权主义的具体体现

环球网刘颖 袁新 贾朔维2023-11-06 15:09

近日,据外媒报道,有美国议员提议拜登政府要采取行动,限制美国企业参与合作研发在中国广泛使用的RISC-V开源技术。

RISC-V是基于精简指令集模式建立的开源指令集架构,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一种开源的免费芯片架构。开源意味着可以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定制化芯片设计;而免费意味着可以有效降低开发者进行芯片设计的门槛。2022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已超100亿颗,且已保持多年高速增长态势,未来的市场潜力更是巨大。

这些美国议员打着所谓“保护国家安全”的旗号敦促美国政府对RISC-V采取行动,显然就是为了阻碍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无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开发者在这一领域的经年累月的耕耘与贡献,试图建立由美国垄断的市场,从而持续从全球攫取超额利润。此类行为完全背离了开源精神,严重破坏全球科技合作基础,伤害全球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是美霸权主义在网络空间中的具体体现。

开源在促进知识分享、技术协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避免重复“造轮子”,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尽管经过开源协议公开的代码文件是开放使用的,但商业企业也可以也可以通过提供商业升级版、增值服务收取费用,直至形成可获得合理收入的商业模式,在整个产业链实现互利共赢。伴随着这种科学开放精神的发展,开源对整个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前,开源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包括RISC-V在内的开源软硬件是全球化的科技创新的成果,开源的本质意味着它绝不是特定国家的所有物,也不会受特定国家摆布与控制,而是由全球社区协作开发和维护的,美国政府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禁止其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和发展。

把别人的发展视为威胁,把经济相互依存视为风险,不会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发展得更快。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国际科技合作更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科技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

中国始终坚持开源协作、开放共享,是立足全球视野,遵循历史潮流的选择。中国的企业和开发者积极活跃在开源社区中,在包括RISC-V在内的一系列开源软硬件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包括代码的贡献和技术推动。中国的开源开发者数量已突破800万,部分中国开源项目已进入全球开源项目排行榜前列;一批大型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也已进入世界开源领跑者之列;开源社区、开源人才、开源组织的数量和质量也都在持续提升。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开源市场的增长点,极大的市场容量、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快速的迭代能力,都在吸引全球开源项目进入中国。同时,中国许多大学也已为研究生和本科学生开设专门课程,积极培养开源人才,为开源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未来,中国还将不断加大对开源社区和生态建设的贡献,与世界协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不断扩大开放,拥抱世界,坚持推动开源协作创新,积极与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阻挡,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作者刘颖、袁新、贾朔维均来自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