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

环球网2023-11-21 11:48

数字化浪潮下,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已成为共识。数字化赋能企业转型,需要大批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具备数字化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是与经济产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也是最为直接的一个教育类型。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数字化素质培养提出了更多要求,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必然逻辑。

2021年,教育部印发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对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进行了系统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此次调整最大的特点是紧密对接现代产业体系、服务国家战略,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在专业中融入“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经济社会的教育类型特点。2022年教育部发布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展现职业教育专业升级服务产业转型,适应产业数字化改造的需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再次明确了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贯彻新版专业简介的“新定位、新名称、新内涵、新结构、新体系”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地实施,着力推动学院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

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原会计专业,开设于2003年,2012年起开始设置实验班,因材施教进行分类培养。2016年会计专业被立项为学院骨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在骨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建成生产性实训基地会计工厂,依托会计工厂,建成“校企双元育人、岗课赛证融入”的分层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会计系继续坚持“产教融合”,以会计工厂为平台,延伸拓展与数智财经科技服务企业合作。2022年,建成数智财经产业学院。经过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已经打造形成了基于产教融合,精于财税,融于数智,重在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调研产业转型方向,对接“大数据+”会计职业面向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大量涌现,催生会计行业产生了财务共享中心、云财务、财务机器人、财务大数据等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产业转型催生人才需求。通过调研发现,会计行业变革,催生了新的人才需求,既懂业务又懂财务、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智能财税,成为中小微企业人才需求的重点,而财务RPA、大数据整合则是财务发展的趋势。通过岗位梳理,明确可以将企业所设立的会计岗位分为基础财务、数智财务和管理会计三层递进式岗位,再剖析不同岗位的职责,确定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聚集在财税、数智、管理三个领域,由此确定了培养财税业务处理、数智化工具应用、管理会计应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会计人才。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重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考虑技术推动下的财务转型要求、企业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和学院邮政定位,确定专业定位是立足学院邮政背景,突出会计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方向是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契机,培养既精通专业,又熟悉技术应用,具备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财税、数智、管理三方面能力。

依据专业转型和专业定位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掌握财税业务处理、数智化财务应用、管理会计应用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财税服务公司、信息技术服务公司、邮政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核算,涉税处理,代账服务,业财数据处理、管理会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建立多层次产教融合基地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符合财务发展趋势的财税咨询公司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会计工厂,会计工厂项目启动伊始,就选择了行业内知名度高、实力强、发展理念契合、有长期合作意向的企业,引企入校,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强调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尊重彼此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这就为扎实推进校企合作,打造校企利益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地依照公司标准,配备代理记账办公设备和软件,拥有200多家不同行业公司的财务资料。学生可实操账务处理、纳税申报、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变更注销等工作,使学生在实践财务工作的同时,提升财税服务能力。依托会计工厂,拓展合作企业范围,以知名数智科技和财税咨询服务企业为合作主体,升级建设财务数智信息系列实训室,配备财务共享综合实践平台、DBE大数据分析平台软件,应用国内广泛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真实的共享服务搬进课堂,锻炼学生在财务共享中心背景下的规划设计、数据处理、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并在2022年建成数智财经产业学院,基于产业学院展开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在人才培养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验基地、师资队伍、社会培训、现代学徒制、成果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深入产教融合。

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共建师资,实现会计工厂校园化、会计职场课堂化、工作内容课程化,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对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以校企合作平台多维度辐射专业教学改革,开发出基于校企合作的系列课程:财税实操模块、代理记账实务、毕业实践项目、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将会计工厂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会计专业职业教育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双元协同育人。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建有配套课程。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既要服务学院邮政背景、又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突出专业特色,证书融入,在有限的课时下,遵循调结构、减学时、拓视野的原则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学生的财税服务能力、数智化应用能力和管理会计应用能力,建立“三能力进阶培养”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三个方面均设置了由浅入深、依次递进的课程内容,每一阶段的课程均有校企合作共建的课程,如培养学生财税服务能力的拓展实战课程代理记账实务、小微企业会计核算,培养学生数智化应用能力的校企共建财务共享业务处理、智能财税应用,在管理会计应用能力方面,校企合作共建邮政基层单位会计工作实务、企业财务分析等课程。同时,通过在企业财务会计、纳税实务、智能财税应用等多门课程中融入1+X证书,实现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通过不同层次的课程设置,确保学生的大数据与财务三阶递进能力能够落地。

加强课程建设,提升专业数字化内涵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强数智课程建设,为培养学生数智化财务应用能力,先后开发了财务共享业务处理、财务大数据基础、财务可视化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等系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岗课赛证、课程思政、创新创业和财数素养,深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构建了“以岗定课、课证融通、以赛促学”的“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探索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的教学改革,形成“专技与思政融合、思政融入教法”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财税咨询公司、财务科技服务公司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财税服务能力和数智财务应用能力。

通过实践,建立了“双主体育人、三能力培养,四融入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通过财税处理、数智化和管理会计的进阶式课程体系,融入岗课赛证、课程思政、创新创业和财数素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提升学生的财税服务能力、数智化应用能力和管理会计应用能力,培养“有情操、懂业务、精财税、通数据、能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者:任伟峰、马珍珍,单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