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优化营商环境基本情况

环球网2023-11-29 14:26

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平均海拔1000米,古称“上党”。现辖4区8县和1个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8万,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长治市以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为牵引,以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为重点,围绕“三无”“三可”要求,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2022年,长治市市场主体数量增长27.9%、净增6.9万户,总量达到32.6万户。新增涉税市场主体8.4万户,占比排名全省第一。以此为牵引,长治市营商环境连续三年考核全省优秀。

一、完善创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更加联动有力

一是引深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先后出台《长治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长治市营商环境“五有套餐”配套办法实施方案》和《长治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共明确市县两级289条重点任务,创新引领的营商环境成为长治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二是实施“一县一特、示范引领”创新提升行动。出台《长治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一县一特色”实施方案》,探索建设特色引领的县域营商环境示范区,发挥县区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的潜力和质量,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比学赶超的创优营商环境新氛围。三是公平公正开展年度全市营商环境考核。实现41个市直单位和12个县区考核全覆盖,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日趋凸显。四是营造争先进位工作氛围。建立对标一流典型案例通报制度,先后两次通报表扬财政、金融、法院等部门的先进做法,在全市营造争先创优、大抓落实的生动局面。开辟线上“我为长治营商环境建言”专栏、“12345”营商环境专席,进一步畅通企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依托“清单+督办”模式,对重点改革任务专项督查督办,确保改革任务按时保质落实到位。

二、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更加方便快捷

一是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依据市场准入链、工程项目链、社会民生片“两链一片”划转事项基础,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整合机构设置,优化事项流程,集中事项办理,271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一门进、一章管、一起办”,着力解决“往返跑、多头跑、盖章多、审批慢”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开发区赋权机制。聚焦企业办事少跑路,高标准梳理完成全市40个部门5782项权责清单,建立健全“应领尽领”赋权机制,积极推进管理权限向开发区下放,全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承接3094项行政管理权限,初步实现“办事不出园区”。三是不断引深政务服务“三化”改革。扎实开展“五减”标准化行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取消自行设定的证明事项276项,审批事项减少31%,审批环节精简58%,申报材料减少48%,审批时限压缩83%,证明材料减少78%,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一照多址”登记便利化改革,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地址、多点经营。目前已有107家企业拿到新版“多址”营业执照。大幅精简迁移登记办理流程,实现企业迁档“最多跑一次”,目前已开展迁档便利化审批393次。出台《“个转企”便利化服务实施方案》,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量身定制措施,已先后服务“个转企”企业2822户。五是深化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探索推行规划审批备案制,实现政府投资规划备案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22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11个工作日。出台《竣工联合验收工作细则》,实行“一套资料、并联审批、联合验收、一口出证”。推进全流程线上审批,网上受理项目数同比增长54.35%,办件总量增长77.09%。目前,全市累计线上审批项目1718个,办件总量5355件,各类项目平均审批用时同比缩减58.13%。六是探索“7x24小时”数字赋能智慧审批。依托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银行网点,在全市范围内建设16家7×24小时政务服务超市,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工作日”向“全天候”的跨越。深化“云”套餐网上办,上线“一件事套餐”4216项。拓展线上审批渠道,631项政务服务事项手机端“自助办”。“跨省通办”合作的外省地市达到36个,116个事项实现“云上”跨省通办。

三、培育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更加精准务实

一是抓政策创设。先后出台《长治市重点产业链及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实施方案》《长治市促进夜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长治市加快数字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长治市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奖励办法》等,高标准构筑主体倍增政策矩阵。二是抓平台建设。针对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和“十大平台”建设开展专项调研,先后形成《产业链强链补链发展现状及对策》《发展农村电商小镇调研报告》等30余篇调研报告,为针对性开展专项领域倍增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三是抓环境优化。依托“免申即享”方式开展失业保险稳岗补贴发放工作,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提高至90%,为全市1649户企业发放补贴9122.42万元,惠及职工20.63万人。设立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建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无贷户“两张名单”推送机制,累计发放贷款5665笔,金额162.58亿元。修订新版《长治市投资促进奖励办法》,对本土企业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一视同仁,连续三年兑现招商引资奖励资金8963万元。

四、强化制度支撑,优化营商环境更加有法可依

一是敦清法治优商“主线条”。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长治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持续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5个方面制度建设,为优化营商环境奠定坚实法治基础。二是畅通立法民意“直通车”。充分发挥企业在立法中的积极作用,在山西华境清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长治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设立33个行政立法联系点,认真研究吸纳社会公众对法规草案、规章和其他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拓宽公民企业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三是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面公开市级1634名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积极推动市县两级执法部门落实年度行政检查工作计划,特别是在文明交通综合治理和建筑工地监管领域探索开展执法检查“综合一次查”,努力实现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

五、提质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一是着力建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开展“免费法律咨询便民工程”,建立健全“万所联万会”机制,推动75家律师事务所与市县两级工商联、45家商会协会常态联系对接。今年以来,共为各类商会(协会)开展培训26次、法治讲座53场,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意见140条,免费开展法律咨询服务4.1万余人次,企业满意度达99%。二是持续创优诉讼服务体系。积极推动诉讼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融合发展,深化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改革,努力形成“一窗通办、一站全办、跨域联办”的一体化全域诉讼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共受理法人起诉的民商案件433件,审判周期由2020年的46.2天缩短至目前的21.6天,有力促进了流程提速和审理提效,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

六、严格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更加规范有序

一是持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坚持“无处不在、无事不扰”,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优化“互联网+监管”。今年以来,市县两级联合开展市场监管106批次,抽取企业558户,汇聚监管行为数据28万条,梳理各类监管事项共计1.46万条,监管事项覆盖率提升至40.67%。二是全力维护市场公平秩序。先后制定出台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政策措施定期评估、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公平竞争审查抽查、第三方评估等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地落实。2022年11月以来,共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7起,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三是包容审慎推进柔性监管。依照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市场轻微违法实施“柔性监管”,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经营、大胆创新。截至目前,从轻处罚案件134件、受益企业125家,有效减轻案件查办阻力和企业负担,实现了市场监管与秩序规范双赢。四是强化政务诚信体系建设。制定《“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工作方案》,强化政务失信问题治理。开展“双公示”瞒报漏报问题专项整治,加强行政检查、行政确认等五类行政事项信息归集,目前已报送“双公示”信息48.06万条,五类行政事项信息6.2万条。“信用中国(山西长治)”网站发布红黑名单信息4.44万条,信用承诺书1.45万份,有力构建起良好的信用环境。

七、加强宣传引导,优化营商环境更加深入人心

一是牢固树立鲜明导向。坚持把营商环境“两个条例”、18项评价指标等政策制度纳入市委党校教学内容,持续推动营商环境进入干部培训课堂,累计培训县处班、中青班等各类主体班学员500余人,进一步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和行动自觉。二是积极开展入企宣传。结合“八五”普法活动和专题宣传活动,积极访商入企,大力宣传平等保护、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政策法规,有效提高企业法律意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入企“法治体检”及涉企惠企政策法规宣传活动43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次,直接惠及企业40余家。三是奋力营造浓厚氛围。依托“长治普法”抖音平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发布涉企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及释法视频。举办专题解读新闻发布会,制定《一图看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18个关键词看懂<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惠企便民“六个一”宣传手册》等宣传册页,在全社会营造“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普遍共识和浓厚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长治市力争以营商环境之“优”谋经济发展之“进”,不断集聚起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努力擘画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