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会友 丁香诗会文化沙龙灵感“火花”不断

环球网2024-04-19 09:37

“那么多的花朵,那样的光芒、芳香和歌曲”。百年前,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用这样优美的诗歌来称颂当年的法源寺丁香诗会。百年后的今天,来自世界各国的诗人循着前人的足迹来到法源寺丁香诗会,他们像当年的泰戈尔一样,爱上了中国,爱上了中国文化。

4月18日上午,丁香诗会文化沙龙在有“京城第一会馆”之称的西城区湖广会馆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印度、埃及、俄罗斯等国家的诗人,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的后裔苏拉加·泰戈尔,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与舒婷、陈仲义、吉狄马加、李少君等中国著名诗人齐聚一堂。来自徐志摩故乡海宁文联、北美诗歌学会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八所高校的代表作为观众参与了本次沙龙。

湖广会馆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北京著名的京剧演出场所。诗意性一直是戏曲最重要的美学特征,戏曲是诗歌与表演相结合,发展得最复杂的形式之一。在本次沙龙活动开始之前,诗人们还特意去参观了位于湖广会馆的北京戏曲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影像资料,令诗人们赞叹不已。

西城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在这里沉淀融合,形成独有的文化属性。

本次沙龙活动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首席专家、《世界文学》原主编高兴主持,各国诗人围绕“光芒与芳香——东西诗歌之精髓”的主题畅所欲言。

著名诗人舒婷表示,泰戈尔和何其芳是对她影响最大的诗人,她年轻的时候就接触过《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从她的名篇《四月的黄昏》中可以看到她深受泰戈尔影响。她表示愿意在明年、后年继续来到北京西城,深刻探索西城之美,致敬世匠泰戈尔。

印度诗人、驻柏林泰戈尔中心主任、教授希帕拉卡什表示,时隔27年再次来到中国,他看到中国人对泰戈尔的尊重一直未变。泰戈尔的诗歌是个长久的话题,因为讨论泰戈尔,很多人成为了朋友,正如他诗中所说,我们用尽一切,团结在一起。诗歌让整个世界凝聚在一起,在这方面,泰戈尔是一位引领者。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吉狄马加表示,百年前,世界与中国在对彼此诗歌的了解上是不对等的,在很长时间里,泰戈尔的诗代表了东方,他用自己的母语孟加拉语把东方之美推向世界,并在叶芝等诗人的鼓励下,把《吉檀迦利》等重要作品以英语出版,从而让世界了解东方诗歌。泰格尔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授奖词中有这样一句:《吉檀迦利》已经是英语诗歌的一部分。泰戈尔是一个光辉的榜样,我们应该继续思考,如何通过诗歌翻译,让文化可以更好地交流起来。

美国库比蒂诺市桂冠诗人杨京京表示,这次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对她而言像一场梦一样,她是长沙人,来到湖广会馆感到非常亲切。她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了诗歌,后来去了美国,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她加入了诗歌协会、用母语写诗让她找到了对自我的认同。她现在每个月都会组织一场活动,鼓励参与者用母语来表达,让东西方相遇,让过去、现在和未来相遇。

为了这次活动,著名评论家陈仲义专门从书柜里找到了自己在五六十年前手抄的泰戈尔诗歌活页,带到现场来展示给大家。抄诗是很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走来的文学爱好者的习惯,这些活页把大家带入到回忆中。

英国诗人菲奥娜·本森说,本来她与在座的很多人都是陌生人,但因为这次活动,大家成了朋友,诗歌就是了解彼此灵魂的方式。她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多首英国诗歌,集中展现了“光芒与芳香”在英国诗歌中的意象表达,这些内容通常都与时光、希望相关。

著名诗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表示,泰戈尔能在不同时代影响当代人的诗歌创作,是因为他对真善美的歌颂。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又在面临新的挑战,比如AI创作,这就需要我们再次向古典文化中汲取力量。包括陈寅恪在内的很多文学大家都认为,诗歌能够记录真实的历史,“有诗为证”会让人信服。人类有情感,能够将文字与情感结合,而AI只能做到词语的组合,无法情境还原。诗人可能会因为一株丁香落在头上而写出一首诗,但AI永远做不到,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俄罗斯青年女诗人、翻译家、艺术家唐曦兰定居中国,从事中文创作。她醉心于中国诗歌,说到中国与俄罗斯诗歌的关联,她表示:中国自古以来很多诗人喜欢描述人与自然的关联,同时,中国的诗人能够在很短的句子里表达非常深邃的观点,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在俄罗斯读大学时,她的老师拿了两节课的时间来讲解这首仅仅20字的短诗。

著名诗人、北京大学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臧棣表示,泰戈尔是一位智者,他的诗中有很多沉思。这很值得当代诗人学习,要坚持思考,向世界敞开胸怀,这样诗歌创作才会获得更持久的力量。

埃及诗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外籍专家穆成功是一位资深的汉学家。他表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在唐朝就已经达到很深入的程度,大诗人李白在阿拉伯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家都知道“李白斗酒诗百篇”,而在李白之后大约50年,阿拉伯国家也出现了一位喜好喝酒并把酒写入诗中的人,穆成功还专门朗诵了这位诗人的作品。

著名诗人、评论家、清华大学教授西渡表示,泰戈尔的诗很早就进入了中国,但我们对泰戈尔的阅读仍然是不全面的。百年前泰戈尔访华时,闻一多先生曾写文章表达了对泰戈尔作品的不理解,这让我们看到文化交流中的隔阂。直到今天,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已经是中小学生的必读作品,但对于他的其他作品,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吉檀迦利》,社会上很多人了解得并不多,还需要更丰富、更深入的阅读。

印度诗人、博士拉蒂·萨克森纳已经七次来到中国。她表示,在东方文化里,诗歌哲学发展得比西方更早、更完善,很多古老的东方哲学家,比如老子,其智慧深深影响着后世,而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用非常简洁的句子或诗歌记录下来的,印度也有很多这样的先贤。这些思想和诗歌式的表达,都是中印文化能够产生共鸣的地方。她愿意在今后更多地到访中国。

著名诗人、《中华诗词》主编高昌表示,泰戈尔先生访问中国已经一百年了,就仿佛是昨天的事情。这次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有很多诗歌爱好者参与,喜欢诗不一定会成为诗人,但所有人都可以领略诗歌的美好,让诗歌成为消除误解、良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他以一首五绝翻译了泰戈尔《新月集》的第三首诗:“爱前无假面,一切呈根本。美如小小歌,恒似短短吻”,并将此诗献予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