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扶摇三千里,踏歌奋进逐浪高。成立于1991年8月的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32年的发展,如今建成了整车、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形成了“商乘并举、油电并重”的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商用汽车汽配零部件交易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最佳汽车产业示范开发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等9个国字招牌,成为十堰市乃至湖北省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聚优成势”——壮大产业集群 助力高质量发展
汽车产业是十堰经开区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十堰经开区锚定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建设目标,科学制定《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实施方案》《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产业集群,增强辐射带动力。如今已建成了东风小康工业园、龙门工业园、港澳台工业园、神鹰工业园、温州工业园和林安商贸物流园等六大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达5807家。其中具备商用车、乘用车完整汽车生产资质企业4家、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企业3家、改装车资质企业9家,涵盖乘、商、微及各类专用车、新能源(氢能)汽车等,可生产78种车型,具备年产5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具有零部件配套企业1200家,可生产700余种总成,3000余种零部件,拥有中国汽配城品牌。
“智谋新篇”——聚焦科技赋能澎湃创新动力
创新有道,智领未来。十堰经开区依托十堰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和国家火炬计划十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持续优化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目前,“产业基地”内共有从事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的企业500多家,其中省、市级高科技企业50余家;近三年来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项;拥有具备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68家,专精特新企业39家,金种子、银种子企业8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级22个、市级19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223家,隐形冠军17家,两化融合试点企业23家,拥有万名人才、万名工匠和百所大学建立产业研究院和各类科创中心。
“开疆拓土”——深化对外开放 抢抓发展机遇
近年来,十堰经开区持续改革创新招商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展对外合作渠道,顺利实现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稳规模、调结构的目标要求。当前,十堰经开区以中国新能源汽车交易中心、国家物流枢纽项目、中国(十堰)汽配城、新经济产业园为载体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市场、“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交易市场、中国汽配城交易市场和汽车后市场,规划12个国家物流枢纽经开区配套项目,计划总投资49.1亿元。成功举办首届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大会暨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成立湖北汽车零部件出口俄罗斯服务中心。聚创跨境电商产业园获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驻市场主体57个,2023年实现跨境电商出口6000万元。松林科技“汽配之家”平台成为全国首个垂直类汽配跨境电商平台,已在海关总署完成备案并投入使用,累计接入汽车零部件及出口企业300多家。2023年1-10月实现出口57.56亿元,同比增长25%;出口实绩企业106户,同比增加10.4%。
回首峥嵘往事,奋进正当其时。历史给予了十堰经开区舞台,时间见证了经开区的华丽蝶变。站在新起点、奔向新征程,十堰经开区将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双轮驱动战略”,全力以赴擦亮东风汽车和国家级经开区两张“金字招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凝心聚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