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燕:中文教育为何在中东持续升温

环球时报赵鸿燕2024-07-01 06:20

作为首个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阿拉伯国家,阿联酋自5年前正式启动中文教学“百校项目”以来,目前已有171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达到7.1万。随着近年来阿联酋、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相继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文热”持续升温让“到中国学校就读”成为中东地区民众的新选择和新风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阿语教育和中东中文教育“双向奔赴”。早在公元七八世纪,中国人就已掌握了阿拉伯语并与阿拉伯人通商、交流。自20世纪40年代起,阿拉伯语在中国被列入高等教育体系,从埃及学成归国的纳忠先生编写出中国高校第一本阿拉伯语教材,并开设阿拉伯—伊斯兰历史文化课程。进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先后批准在外交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设立阿拉伯语专业,阿拉伯语教育在中国被不断推广。另一边,在中东国家多种举措下,中文教育的覆盖面也在当地持续扩大。2023年8月,沙特阿拉伯将中文作为第二官方外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要求所有中学安排特定时段的中文教学,且所有中文课都配备助教,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沙特学生修读中文课程将被视为参加志愿服务,完成课程后将再获得额外志愿服务时长。不仅如此,沙特教育部门还曾特别奖励16名中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赴华研学游,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修习中文的动力。

第二,普及中文教育正契合双方文明交流、互学互鉴的需求。语言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促进语言互通就是搭建中国—中东民心相通之桥。在文化活动上,“中阿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交流活动,让中国艺术家用阿语唱起中国歌曲,让阿拉伯青年用中文讲述阿拉伯故事;在典籍交流上,“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迎来第16个年头,截至去年已翻译出版50种阿中典籍图书,许多中文教材和阿语版中国典籍在摩洛哥的国际书展上吸引了大批当地民众购买。而在教育上,根据中阿“八大共同行动”,中方将启动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邀请阿方100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科研交流,3000名青少年参与中阿文化交流,为阿方培养1000名文化和旅游人才,并共同实施百部典籍互译工程和50部视听节目合作工程。为满足双方不断扩大的合作规模与相关人才需求,增加语言基础教育是未来一系列项目的关键。

第三,实实在在互惠是双方推进语言互通的内生动力。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与中东国家向东发展意愿对接紧密,双方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中东国家掀起了增进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新潮流。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同22个阿拉伯国家及阿盟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实施了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不断加深的经贸联系让中国企业和中国人的身影在中东越发常见,许多公共场所已开始使用中文标识牌,阿联酋等地本为中国驻外人员子女开设的中国学校也因基础教育水平高、教育体系完善、价格亲民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当地学生前去就读,双方民间交流不断加深。此外,中国教育机构还从中东国家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性地提供“中文+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如面向沙特、阿联酋的“中文+旅游”项目,面向阿联酋、卡塔尔的“中文+科技创新”“中文+人工智能”“中文+智能网联汽车”,以及面向科威特的“中文+物流贸易”项目等,通过脚踏实地的培养方式,用语言为社会实践赋能,为当地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这也使得中文职业教育在中东开辟出一方新天地,让“中文热”的浪潮进一步被推高。

今年恰逢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中东国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等全球性倡议。通过“中阿合作论坛”、金砖国家等对话机制,双方正在各个层面的国际合作上大步地相向而行,中文教育就是其中最好的助燃剂和润滑剂。随着中东中文教育加深,双方合作也必将拾级而上,更上层楼。(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