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伊始,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进入到最后阶段。虽然由于墓葬被破坏,随葬品并不丰富,但是发掘出的三枚印章,却揭开了马王堆汉墓最后一层神秘的面纱,明确了马王堆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
50年间,专家学者对马王堆墓葬的研究,让轪侯利苍的生平逐渐清晰,在他的身后,一幅由文物折射出的西汉初年社会盛景也清晰地铺陈开来。
刻在错金铜弩机身上的铭文,表明这是制造于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的一件远射程精准杀伤性武器。它也许陪伴了利苍追随刘邦征战沙场的铁血岁月。那是一段利苍历经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记忆,始终如一的忠诚,让他成为刘邦派遣到长沙国担任丞相的不二人选。
作为政治、军事的前沿阵地,长沙国如同西汉政权的南大门,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利苍虽为长沙国丞相,实则直接对中央负责,有着统率长沙国文武百官、总揽行政的实权。
这幅绘制汉初长沙国南部和南越国北部区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出土于马王堆三号汉墓,属于利苍儿子的陪葬品。但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期,地图代表国家财富和机密,一般的武将是不允许拥有的,鉴于利苍儿子是将军却不显贵的身份,这幅地图或许就来源于利苍,是他了解、掌控长沙国的重要资料。
在没有航测的两千多年前乃至更早时期,我国的测绘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帛书实测地图,将我国地图测绘历史向前推进了1300年。
这九根柱状标识究竟代表什么,长久以来学界争议不断。吴立新教授团队利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和空间通视分析技术得出最新结论,这九根柱子代表的是舜源峰南面环绕的九座高峰,其次序、组别、高度及间距均与九座高峰的位置、组别、视线仰角及视线间距一致。据此判定,这九根柱子应是西汉人站在舜源峰顶向南眺望得到的地理印象。
在利苍处理繁杂政务的日日夜夜,这幅通过精准勘测和描绘打造出的国之重器,也许是丞相政务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参考资料之一,也透露着中央对边境长沙国的高度控制和关注。
在利苍处理的诸多政务之中,除去守护一方边境,更重要的是将汉初中央政府的统治理念传达到这片远离汉廷的土地。这其中,最主要的当属“黄老之学”。
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是继秦之后全面实现大一统的王朝,不仅在政治格局上称作“汉并天下”,思想文化、经济生活、社会礼俗,都逐步形成了适应统一的新局面。汉初的社会条件,成为黄老学说得以盛行一时的基础,而黄老之学也是推进大一统主张成功实践的重要因素。然而,关于这一论点,学术界一直缺乏有力的明证,直到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利苍一家堪称“道家学派的资料汇编”的诸多藏书现世,黄老之学对西汉中央一系列治国主张的影响终于有了可考的明证。
正是利苍家流传下来的这些书籍和同时期的著作,标记出战国末年到西汉中期这个在中国思想史上至关重要的时代,让今天的我们追根溯源,发现许多对中国人影响至深的政治伦理体制、社会制度,乃至思想意识,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确立,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之久。
遵从黄老之学,利苍在长沙国实施着西汉中央政府的休养生息政策。本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长沙国,在休养生息政策作用下,经济上实现了自楚国之后的再次繁荣。
这件出土于马王堆三号墓北边厢的漆器屏风是北京科技大学实验室里最新的研究对象,通过有机材料分析,展露出它复杂工艺背后最真实的容颜,不同于一般漆器由漆和颜料混合在一起的工艺,这件屏风的底漆采用了油和颜料混合的方法,是目前经过科技分析验证的漆器彩绘油饰工艺的最早实例。
正如《盐铁论》中提到的: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考究的制作工艺,使得一件漆器的制作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价值不言而喻。在长沙国,这个汉初边境之地,一处墓葬就集中出现了这些珍贵且数量庞大的漆器,更可见西汉初年的手工艺水平和经济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