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浪的心找到归宿
北京市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认亲直播活动举行
“她是我的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无论她在哪里,我一定要把她找回来!”11月19日下午,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指导下,“共赴团圆 缘梦回家”北京市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认亲直播活动在河北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举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北京市民政局、衡水市民政局、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以及合作开展寻亲工作的公安民警现场参加认亲直播活动,共同见证了3组离散家庭团圆。此次认亲直播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李七月担纲主持,央视频、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等多平台开启全网直播。
苦寻十余年
她一辈子都想弥补儿子
当看到大儿子黄海强时,52岁的容冰禁不住流下眼泪。容冰是广西人,有4个孩子,由于家里条件不太好,黄海强很晚才上学,15岁时还在读小学,因此在学校经常受到嘲笑。
没能给儿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容冰对此深感愧疚,于是她开始去建筑工地打工,希望能多赚些钱弥补孩子。看到妈妈这么辛苦,黄海强提出自己也要去建筑工地。16岁左右,黄海强突然自言自语,精神开始变得不正常。
黄海强虽然精神不正常,但对妈妈一直很好。种玉米时,他可以帮妈妈翻地;收玉米时,他还会帮妈妈扛蛇皮袋子。2013年,容冰带上黄海强来北京打工。原本希望能多照顾儿子,但意外却发生了——黄海强走散了!就这样,容冰一找就是十多年。“现在终于再次见到儿子,我一定会好好弥补他。”
无论有多难
他都要把妻子找回来
1975年,闫秀影出生于河北廊坊。自幼因脑膜炎导致智力低下的她,从未有机会踏入校园。成年后,闫秀影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段瑞兴。尽管她智力有限,但段瑞兴从未有过丝毫嫌弃。婚后,闫秀影虽然只能勉强自理,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了爱与温馨。两人共同孕育了一个儿子,这个家庭因为新生命的到来充满了更多希望。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完全眷顾这个家庭。闫秀影因智力问题多次意外走失,但段瑞兴从未放弃过寻找,他总是能够克服困难,将妻子找到并安全带回家。
2012年前后,闫秀影再次离家,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段瑞兴跑遍了每一个可能有妻子身影的地方,但一直没有找到。家中的那份空缺,始终无法填补。段瑞兴说:“她是我的妻子,是我孩子的母亲,无论她在哪里,我一定要把她找回来!感谢社会各界力量,让我的妻子回到我身边。”
一刻不撒手
他是舅舅唯一的亲人
在认亲直播现场,王东波拉着舅舅吴和平的手,一刻也不想撒手。
1947年,吴和平出生于山东滨州一个普通家庭,家中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吴和平自小聋哑,不能与人正常交流,也无法外出工作,因此一直与父母共同生活。
随着父亲和哥哥的相继离世,家中的顶梁柱逐一倒塌,只留下他和母亲、姐姐相依为命。姐姐嫁人后,家中便只剩下他和年迈的母亲。那些年,面对生活的重压,吴和平没有退缩,他默默地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尽管无法外出工作,但他凭借勤劳的双手,帮村里人干农活,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与母亲过着简单而平静的日子。
母亲离开后,吴和平独自一人生活。2017年,吴和平已步入70岁高龄。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再也无法承担繁重的农活,生活来源成了大问题。村里的好心人帮助吴和平办理五保户,需要监管人,吴和平此后就和外甥王东波生活在一起,这也是他唯一的亲人。
2018年大年初四,吴和平却意外失踪了。王东波焦急万分,四处寻找,但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舅舅的消息,他随即报了警。为了找到舅舅,吴和平与家人走遍各个乡镇张贴寻人启事,从未放弃寻找。
据了解,近年来,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北京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竭力为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核查身份、寻亲返乡,有效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了首都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北京市民政局成立寻亲工作专班,在衡水市第七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和各位专家、公安民警和志愿者的大力协助下,通过DNA比对、人像识别、人工问询等方式开展寻亲工作,已为1200余名长期滞留人员找到家人,帮助他们与家人团聚,回归家庭和社会。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流浪乞讨人员是全社会最困难、最边缘、最脆弱的群体,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特别是积极帮助他们寻亲,和家人团聚,是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救助寻亲工作方面,北京市民政局将继续拓宽思路,不断总结经验,借助大数据、AI比对等最新科技手段,深挖寻亲潜力,同时继续深化与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等公益组织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寻亲实效;持续深化与公安、城管、卫健等部门的合作,完善流浪人员身份核查机制,第一时间核清身份,以最快速度圆受助人员的返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