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科技文化“两加持”!小伞“撑”起百亿元大产业

新华社2025-01-22 15:43

新华社福州1月21日电(记者周义)说起伞,每个家庭都不可或缺:雨天遮风挡雨,晴天遮阳防晒;还有作家笔下诗意盎然的油纸伞、工匠手中精巧美妙的装饰伞。这么多少功能各异、形态不一的伞,你可知道,它们大多产自我国福建晋江的东石镇——“全球四把伞,一把东石造。”

东石镇有“中国伞都”之称,是全国最大的伞具制品及制伞原辅材料生产和出口集散地,成品伞年产量约4.6亿把,年产值130亿元,产品远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人传多人,一代帮一代

“伞都”的故事,要从上世纪80年代讲起。当时,东石镇梅峰村有人利用沿海来料加工便利,开始生产“旭日”牌雨伞,这也是东石的第一家伞厂。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旭日”雨伞迅速走红,占领大江南北许多市场,梅峰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制伞专业村。

此后,一些有眼光的东石镇伞企通过购买设备、引进人才,很快就发展成了初具规模的现代化伞企。外地的年轻人蜂拥而至,一些人在掌握制伞技术和管理经验后“自立门户”。一时间,小镇上掀起了一股创业热潮。

白天生产,晚上送货;一车车布匹钢材送进去,一箱箱成品雨伞运出来。这是当年创业时,许多东石镇伞企共同的“画像”。

从加工配件到制造整伞,从家庭作坊到规模企业,从一家企业到企业集群,一人传多人,一代帮一代,靠着这种滚雪球式的发展,东石伞业渐成气候,并开始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到上世纪90年代,涉及上百个环节的伞业链条,在东石镇初步形成。

要品牌,不要贴牌

1991年,东石人王安邦拎着两把雨伞,守在“广交会”门口,逢见外国人就推销,终于打动了客户,首次拿到了100多万美元的订单,他创办的“梅花”牌伞也从此打开了外贸销路。

“我父亲不懂英语,每次出国前,就找人把客户地址和名字都翻译出来,并用英语写在卡片上。出国后就拿着卡片,一边比划,一边和客户谈订单。”王安邦的儿子王卿泳说,“梅花”这个名字,还是意大利客商给取的,意味“梅花香自苦寒来”。

东石伞开始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外贸订单如雪花般飞来。2003年,东石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伞都”的称号。

东石镇的伞企销量虽然很好,但简单的贴牌销售,大部分利润被品牌商拿走,东石伞企经常干着最重的活,拿着最少的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东石贴牌伞企订单大幅缩减,一大批工厂未能熬过行业寒冬。

要品牌,不要贴牌,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当时所有东石伞人的共同心声。从那以后,东石伞厂开始迈出了从被动贴牌到主动创牌的转型步伐。一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自主创牌、加快“出海”,在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布设销售网点与办事处。

在“创牌”策略下,东石伞业开始以自己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行销天下。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全球伞业六个“中国名牌”中,东石就占了四席。

浑身都是精细活

东石伞,为何备受市场青睐?第一条经验,是质量过硬。

每批次伞具进入市场前,都要经历“魔鬼考验”般的闯关:2分钟的淋雨检测、300次的开合疲劳试验、500次的弹簧测试,还有甲醛、重金属等数个指标的严格检测。

东石伞叫得响、立得住,还少不了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断创新。

易收纳伞瞄准雨伞收合整理的难题,使用后伞布不会杂如“菜花”,而是自动恢复成新的一样,整整齐齐。这归功于一块小小的记忆贴片,仅1元多的成本,便解决了几十年来技术上未攻克的雨伞收纳难题。

一把小小的伞,却浑身都是精细活,从大裁、拉边、小裁、合片,再到打珠尾、缝伞、成品包装,都需要大量人工。2020年,当地伞企联合高校,将伞中棒装配的10多个繁杂工序用机器替代,建成行业第一座“无人车间、熄灯工厂”。

伞布自动化轧边装置、伞骨铆钉生产装备、动组装中碟的伞骨加工装置……如今在东石,各种智能制造装备横空出世,生产伞具的先进智造装备方兴未艾。

今天的东石镇,拥有伞企475家,专利产品1350项,平均每家就有近3项专利,催生出半自动伞、电动伞、易收纳伞、遇水变色伞等一大批创新伞具。

东石镇所在的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除了雨伞、遮阳伞,近年来,文创伞、礼品伞、国潮伞等“创新伞”,在东石镇、在泉州市绽放出新的精彩。在科技与文化的双重赋能下,东石伞业,正在撑起一片更大的天地。(视频:黄鸿添)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