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第一场寒潮已经登场,接下来两三天,寒潮将日行千里,快速横扫我国大部地区并直抵南海,中东部大部将迎来“最冷一天”。
此次降温实力强 影响范围广
中央气象台2月7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7日08时至8日20时:
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黄淮等地过程降温6~8℃,其中,黄淮南部的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0℃以上;
南方大部地区降温4~6℃,其中,江淮、江南、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8~10℃,江南中东部局部降温幅度可达10℃以上。
具体来看,7日到8日晨是此次降温影响的核心时段:
7日,降温范围最广,华北、黄淮将成为降温核心区域,最高气温降幅可达10℃左右,局地或现同期少见的冷意。
8日,降温区域继续南扩,河北南部到江苏、安徽等地最高气温将只有0℃出头,江南多地最高气温则只有5℃上下。
最低气温的低点则多在8日—9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贵州南部—南岭一带,长江以北地区最低气温普遍不足-5℃,黄河以北地区多在-10℃以下。
北方部分地区阵风具有极端性
风寒效应明显
中央气象台2月7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预计,7日08时至8日08时:
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辽宁西部和辽东半岛、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5~6级、阵风7~8级的偏北大风,其中,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最大阵风可达9~10级;
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北部海域、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其中渤海海峡、黄海中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和中东部的部分海域风力可达9级、阵风10~11级。
另外,西藏中北部、青海南部、新疆南疆盆地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6~8级、阵风9~11级的偏西大风。
风寒效应作用下,北方6日晚间至7日的体感温度将比实际气温还要低5~15℃。像北京,6日起三天最低气温都预报了-11℃,风力4级左右的加持下,体感温度甚至会接近-20℃。
预计9日—10日大部地区气温就会摆脱低迷状态,回升至常年同期正常水平附近,最冷的时段不会持续太久。
小编提示:近期我国中东部气温多起伏,建议公众需关注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北方部分地区阵风将有极端性,需特别注意大风天气对出行的影响,户外活动注意安全,远离临时搭建物、广告牌。
新闻多看点
蛇年首场寒潮有什么特点?
蛇年首场寒潮来袭,与上一轮寒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大风影响显著。此次寒潮由于冷高压前部气压梯度大,梯度风效应显著,大风的影响比雨雪的影响更加明显。
雨雪范围有限:南方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偏北一些的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和吉林等地有小到中雪,但雨雪范围较上一轮寒潮更小。
“极端性”大风什么概念?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市气象台6日下午通报,受强冷空气影响,北京午后风力增强。截至16时30分,全市大部分地区平均风力5到6级,阵风7级左右,局地阵风达8到10级。
预计7日白天大风仍将持续,7日至8日气温持续低迷。目前大风黄色和持续低温蓝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表示,此次北京的大风具有一定极端性,主要表现为风力远超历史同期。
历史上观象台最大的阵风出现在1994年2月8日,9级风,21.9米每秒。
此次预计观象台的风速是8到9级,19米每秒到21米每秒之间。
6日和7日阵风尤为强劲,专家建议要加强对花灯、彩灯和户外搭建物、广告牌等设施的巡查和加固,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相关部门要做好城市和森林防火。
什么是风寒效应?为啥风一吹更冷?
此次冷空气还伴随明显降温,低温叠加强风,风寒效应显著。
风寒效应是指在一定气温下,因风力的增加,而造成体感温度比气温明显偏低。这是因为风会加速人体热量散失,使体感更冷。具体来说——
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会降低3℃到5℃;
而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会降低6℃到8℃。
专家提示市民户外活动需注意保暖。持续低温对城市供热、供电、供气带来较大压力,相关部门需提前做好能源调度和供应保障。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中国天气网、中央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