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北京时间21日晚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元首通话共识,就中美经济领域重要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这是近期中美在经贸领域的又一互动,双方均认同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在纽约同美国各界人士举行座谈,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向美国新任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致信,外交、经贸以及工商界、战略界等层面的中美交流都在展开。
美国新政府上台已有月余,国际舆论总体认为中美关系度过了一个相对温和与谨慎的开局,应该说中美在各层面沟通的渐次展开延续着这一势头。不过,近日美国国务院接连修改其网站涉华内容,删除“不支持台湾独立”的内容,修改“美中关系事实清单”中经济关系等部分,强调美中贸易逆差和美国企业所谓的对华担忧。这引发大家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立场倒退的质疑,也让世界担忧其可能加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从各种复杂信号中,不难看出华盛顿对中国以及中美关系的矛盾心态。一方面,美方延续了对华遏制打压、通过渲染“中国威胁论”推动对华博弈的老套做法。另一方面,相关信息又恰恰证明了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美国的重要性。《纽约时报》称“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更大、更好的贸易协议”,显示出美方很需要从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中获益,而且这一关切压过了其他大部分议题。这种纠结折射了美国“既想打压中国、又不想伤及自身”的战略焦虑。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华盛顿内部对华有何复杂考量,其决策难以脱离国家间关系的基本逻辑,与中国对抗不会是好的选择。数据显示,在2018年对华贸易战期间,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90%以上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时代》杂志称美国日前对华加征关税的举动将直接增加2025年美国家庭的成本,《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格曼称“负担将落在美国人身上”,“最终消费者将支付关税”。关税战没有给美国带来实际好处,这在美国国内也是大多数人的认知。
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不仅仅是中方对美国的劝告,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庞大的市场为美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帮助。中国美国商会的最新报告显示,53%的在华美资企业计划2025年增加在华投资。将经贸问题泛安全化、泛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正确”,实际上正在被市场规律和商业理性解构。中美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任何试图粗暴重构的做法都会产生全局性影响。一个稳定的中美关系是双方的共同需求,华盛顿一些人幻想的“美国大获全胜而不付出任何代价”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只要美方能够端正对华认知,在广阔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中方相向而行,中美关系稳下去、好起来是完全可以期待的。除了经贸之外,中美在科技与人文交流、军事沟通、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仍有合作空间,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造福全人类、助力更多全球南方国家释放发展潜力方面也有可为之处。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对世界局势至关重要,国际社会期待中美合作而非对抗,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并不愿意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
一段时间以来,中方在不少场合均表达了对发展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不可谓不清晰。我们准备好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同美方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双边关系。希望华盛顿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为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注入新活力,也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这是现实的呼唤,更是通往未来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