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不仅会影响交流,久而久之还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为避免社交孤立,如今不少老年人都会佩戴助听器,但是如果买到了不合适的产品,很可能会让本来就脆弱的听力雪上加霜。
江西消费者金先生在年少时因为外力导致听力下降,几年前,金先生在家附近的助听器销售店选购了一款销售人员推荐的模拟助听器。
江西市民 金先生:商家基本上没有任何检测设备,助听器大声音听得见,一般还是不行,凑合一下。
而金先生在购买使用后不久,助听器唯一能“听见声音”的功能也逐渐“失灵”。后来,耳朵还出现了隐隐作痛,并开始出现“流脓”等情况。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张志远:这个患者耳道有充血,耳膜是破的,中耳腔里面黏膜是充血的,我就建议该患者暂时先不要用助听器。
记者在网购平台中看到,这类无需调试的助听器大多售价在几十元到几百元,而且都在宣传是老年人专用助听器。一些商家还标榜“一键操作、免验配、AI智能芯片”等功能,记者在询问客服人员是否需要验配时,多家客服回复“无需调节、无需验配,到手就可以使用”。而相关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种无需调试的助听器不建议使用。
销售人员:就好像我们眼睛近视了,你去买个眼镜,你也不能在网上随便买一个,对不对?你得先清楚现在听力损失了多少分贝,你才能配助听器。助听器它就是相当于我们的耳朵一样,你在网上不能说随便买一个回来,它不适合你的听力的话,它会第二次伤害你的耳朵。
医务人员告诉记者,模拟助听器只是单纯地将声音放大,因设备不能降噪,甚至将“噪声放大”,可能对使用者残余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致聋,听障人士要谨慎购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技师 孔颖:有一些助听器,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听力测试,没有经过专业人员的精准验配,可能所有的频率都放大很多,有一些频率可能会增益过大,久而久之时间长了,反而对使用者的残余听力会造成下降,所以这是一个潜在的危害。
数字助听器价格不菲
问题不少
市场中还在销售的模拟助听器技术已经落后。而价格动辄几千块钱、上万块钱的数字助听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对于几十块钱,几百块钱的这些无需验配的产品,市场上还有些助听器宣称采用数字技术,具备智能降噪功能,价格动辄几千块钱,上万块钱。可是记者发现,高昂的价格并不一定带来与之匹配的完美效果。不少消费者购买了这样的产品之后,要么在不断地调试,要么在不断地修理。
记者在投诉平台看到,有消费者称,购买的6000多元的助听器,广告上写48通道,实际可调只有6通道,至今无法使用。另一位消费者在线下大药房购买了一万四千多元的助听器,商家承诺保质期五年,但在五年期间,助听器就返修了七八次,每次返修后最多使用三个月又出现问题,消费者付出了高昂的维修费,现在助听器已不能正常使用。
在助听器行业,有“三分靠产品,七分靠调配”的说法,需要专业的验配师综合考虑每个听障人士的具体情况,挑选产品并精准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