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作死”一边“自救”?
年轻人的朋克养生无处不在
白天炸鸡汉堡、晚上啤酒烧烤
一不小心腰围大了
血脂也高起来
听说鱼油对降血脂有效果
就赶紧买来吃
其实,鱼油里的一些脂肪酸确实对血脂好
但我劝你千万别乱吃
否则,得不偿失!
01 什么是“鱼油”
首先需要先区分下和“鱼油”只有一字之差的“鱼肝油”。
鱼肝油是从鱼的肝脏中提取的油脂,主要活性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如果你是为血脂而来,先排除这个错误选项。而鱼油是深海鱼类脂肪中提取的脂类。
鱼油中对我们有用的主要成分是Omega-3脂肪酸。Omega-3脂肪酸是一种人体必需,但又不能自身合成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一个成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另一个成分是EPA(二十碳五烯酸)。
02 鱼油的功效有哪些
DHA具有以下作用:
1. 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在怀孕期间服用DHA可以优化胎儿大脑锥体细胞的磷脂成分,其中DHA是神经传导细胞的主要成分,也是细胞膜形成的关键成分。
2. 促进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 :怀孕期间摄入DHA对胎儿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具有重要作用。
3. 缓解产后抑郁症 :摄入DHA可以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EPA具有以下作用:
1. 保持血管通畅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关,而EPA具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能力,能够调节体内胆固醇含量,减少血管内壁血栓的形成,同时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2. 抗炎作用 :EPA可以消除炎症因子,增强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03 哪些人才需要吃鱼油来降血脂
血脂不是单一指标,一般的血脂四项包含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除了高密度脂蛋白应该高之外,其他都是我们需要降低的“坏”血脂。而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并不能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它只能对付甘油三酯。
轻度甘油三酯升高,通过控制饮食大多能恢复正常。如果饮食控制了还高,可以服用贝特类药物,当然也可以配合鱼油。药物出现副作用,或在排除其他原因并接受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治疗后,甘油三酯≥5.6mmol/L(500mg/dL)甚至11.3mmol/L(1000mg/dL)的严重患者,就可以考虑使用Omega-3脂肪酸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04 正确选择鱼油,否则会吃进不少“坏脂肪”
选鱼油是有讲究的,不是越大颗越好!选错了可能会得不偿失。
鱼油的浓度(含量)和纯度,越高越好。鱼油虽然大都是深海鱼提取的,却有不同的纯度和浓度。
根据EPA+DHA含量,多烯鱼油制品标准把鱼油分为低、中、高含量,不能低于28%,甘油三酯型超过50%为高含量,乙酯型鱼油大于70%的属于高含量。
市面上有30%到97%的纯度不等,但建议选择高纯度、高浓度的鱼油。因为高纯度鱼油里“好脂肪”更多,还能减少鱼油里其他脂肪酸的摄入。
一般来说纯度达到90%以上才能被称作处方鱼油。市面上的鱼油纯度从30%到97%不等,假设你吃了一颗30%纯度的鱼油,还会吃进去70%的其他油脂,所以,吃不对真有可能让你的血脂“油上加油”。
除了纯度,还要看配料表里DHA+EPA的含量,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中推荐的量为1~4g每天,也就是说明书中使用方法推荐的量至少要达到每天1g。
总的来说,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普通保健品鱼油因剂量不足,降脂效果有限,没必要作为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神奇补充剂。对于高血脂人群,高纯度鱼油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搭配,不过鱼油无法替代他汀类药物对胆固醇的管理,建议在血脂异常时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若效果不足再考虑鱼油补充,但一定注意需在医生指导下。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
在保健品售卖过程中
会对产品功能夸大宣传、故意与药物混淆
因此,对于保健品我们应该养成正确的认知
保健品不能替代均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更不能替代药品
它们是日常生活的补充
而不是替代品
来源/江西卫生健康综合科学辟谣、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丁香医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