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民生福祉。近日,南京结合市情出台了七个方面政策举措,简称“房七条”,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更好满足居民各类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全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3月31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房七条”政策进行发布解读。
住房公积金“全家桶”减轻首付压力
南京市公积金中心副主任朱克瑜介绍,随着近年来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购房的需求不断增长,如何更好地满足这部分购房人的置业需求,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的民生保障作用,是公积金管理部门一直关注的重点。南京市在2023年2月,就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政策。政策实施两年多来,已办理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达1.4万笔、24亿元。
此次公积金管理部门进一步呼应职工群众的需求,根据本市购房群体的年龄结构、置业倾向、资金需求等方面,推出了住房公积金“全家桶”政策,扩大了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范围一一从购房人本人和购房人的配偶,扩大到购房人的父母和子女。
朱克瑜举例,南京市公积金缴存人王先生想要购买一套房产、首付款需要50万,原先的政策下,可以提取本人和配偶的公积金用于支付首付款,如果夫妻两人的公积金账户余额依然不足,就需要自行筹措资金。此次“全家桶”政策实施后,王先生和配偶资金不足的部分,可以继续提取王先生父母的公积金用于支付。
2024年,南京公积金中心聚焦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租房需求,创新政策举措,在全省首家推出了“无忧直付乐居金陵”的按月提取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以在软件大道上班的95后程序员李先生为例,他来宁工作后暂时未购房,每月最多提取1800元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李先生租赁了南京市东南集团的“东南青年汇”长租公寓项目后,直接在门店办理签约,公积金中心每月根据李先生的实际租金,自动从其公积金账户转账至“东南青年汇”,李先生还能享受免押金、租金折扣10%等一系列政策优惠,为像李先生这样来宁就业、创业的年轻人消除了后顾之忧,真正实现了“业务一次申请、信息数据跑路、租金无感支付”。
截至目前,该项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已覆盖南京市10家租赁企业、37个租赁项目,涉及房源2.3万余套,项目数量和覆盖房源都居全国前列。
“房七条”推动居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副局长蒋海琴介绍,经综合施策,2024年南京房地产市场呈现逐季向好态势,结构性调整步伐不断加快,2025年1-2月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分别增长29.9%和 16.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去年11月南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双双回正,去年12月和今年1月、2月南京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实现全国领涨,回稳势头不断增强。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满足居民各类住房消费需求,南京市房产局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市情提出七个方面政策举措,着力构建多维互促的住房消费体系,不断开拓南京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房七条”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大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支持,引导商业银行针对性推出低首付、低利息、低月供、宽期限的特色化金融产品;
进一步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首批政府补助资金1亿元,组织引导开发企业开展“买新助卖旧”活动;
加快满足被征收群众安置需求,推动既有库存商品房全部纳入房票超市;
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转让限制,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市范围内取消限售;
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扩大《关于优化南京市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款实施细则》的实施范围;
进一步盘活企业存量闲置资产,加大商办用地、科研用地及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执行力度;
着力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品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
来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