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财评丨耐心筑就长坡厚雪 中国智造行稳致远

央广网2025-04-02 19:23

从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扭秧歌让人忍俊不禁,到机器人组队踢足球、连续后空翻等“技能”更新……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带给我们一波又一波惊喜,也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投资热潮。然而,随之而来的炒作机器人概念、蹭热点等乱象也对行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应理性地认识到,任何技术的成熟都需要时间积累,人形机器人也不例外。从技术到资本,我们需要给人形机器人多一点“耐心”,去孵化那些看似遥远却充满可能的创新,让“耐心”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温柔力量。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多组人形机器人亮相,承担迎宾、交流、主持、表演等工作。

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技术突破与市场增长均进入爆发期。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中国信通院研报称,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终端,形成新的万亿元级别市场。快速释放的市场需求也吸引了资本的踊跃参与。研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两个月,中国人形机器人开发商共获得近20亿元人民币(2.76亿美元)的新资金,累计20笔交易。

人形机器人踏浪而来,然而产业热潮下,也滋生出炒作乱象。据央广网调查报道,直播平台出现了用“养老机器人”概念炒作,吸引老年人买课的现象;还有上市公司因为“夸大技术进展”“模糊量产时点”等“画饼式信披”收监管部门罚单。有投资人提醒:“当资本把五年后的故事提前兑现,透支的将是整个产业的信用。”面对市场的非理性行为,我们应该认识到,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尚需时日,投资者应理性看待,避免盲目跟风炒作,注重长期价值。

“耐心”不是等待和止步不前,而是持续投入与不懈探索。任何技术的爆发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无数次的试验、改进和积累,才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作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的集大成者,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走入千家万户的过程注定是一场需要时间沉淀的马拉松。一路上人形机器人的每一次迭代,都是对未来的深度勾勒。只有保持耐心,持续投入研发,才能在技术瓶颈面前找到突破口,最终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推动社会进步。

“耐心”不仅是技术的试金石,更是对资本从投机到陪伴的定力召唤。产业的健康发展呼唤“耐心资本”的深度参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借鉴其他战略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人形机器人更需要“陪跑式”投资。人形机器人企业也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认真钻研技术,做好“顶得上”的能力储备,做“耐得住”的心理准备。唯有在资本与企业的耐心浇筑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才能从蹒跚学步逐渐成熟,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

现阶段每一次的技术跃迁,都是对过往“耐心”的证明和对科学规律的尊重。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远。在这场科技创新的长跑中,人形机器人赛道长坡厚雪,未来可期。(央广网评论员 牛谷月)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