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鲁塞尔4月4日电 题:外长会龃龉不断 北约信任裂痕扩大
新华社记者张兆卿 张章 夏原一
为期两天的北约外长会议4日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会期间再次敦促北约成员国提高防务开支。美欧在关税、乌克兰危机、格陵兰岛等热点议题上龃龉不断。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鲁比奥试图缓解美国与北约盟友间的关系,强调美方不会放弃北约,但跨大西洋关系日趋紧张,北约内部深度裂痕清晰可见,盟友对美国的信任不再。
防务目标“遥不可及”
防务开支是本次会议的焦点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将防务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提升至5%。他去年12月在接受采访时曾威胁,如果美国盟友的防务支出“不达标”,美国“绝对”有可能退出北约。
本次会议上,就任国务卿后首次参会的鲁比奥试图缓解北约盟友对美方的疑虑与不安,称“美国在北约的活跃程度从未降低”,美国放弃北约的说法毫无根据。
不过,鲁比奥仍然敦促成员国承诺并实现防务开支占GDP比重5%的目标,要求各国制定具体可行的路径。但不少欧洲国家认为这一目标难以实现。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表示,5%的目标太高,“我们目前没有准备好承诺任何具体数字”。
北约去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32个成员国中有23个实现了防务开支占GDP比重达到2%的目标。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这一占比如果提升至5%,意味着北约军费每年将增加逾1.1万亿美元。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资深专家伊昂·莱塞指出,5%的目标对一些国家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它们国内面临其他开支需求,提高防务开支的主张难以获得民意支持。
信任裂痕继续扩大
就在此次外长会召开前一天,特朗普2日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欧洲国家也被加征高额关税。会议期间,部分北约成员国指责美国此举违反《北大西洋公约》第二条有关规定,即“缔约国应消除其国际经济政策中之冲突,并鼓励任何缔约国或所有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尽管北约秘书长吕特试图将关税问题与防务议题作切割,但多位外长指出,经济摩擦与安全投入无法完全割裂,此事已对跨大西洋关系产生冲击。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称美国“在欧洲并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声誉”,批评美方一边“发动贸易战、羞辱盟友”,一边提出激进的防务开支要求,“令人难以接受”。加拿大外长乔利表示,美加关系不复往昔,在当前贸易战背景下很难进行北约安全事务的对话。挪威外交大臣艾德指出,集中资源加强防务首先要取得经济增长,保护主义政策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好处。法国外长巴罗说,北约内部团结正受到美方关税决定的考验。
鲁比奥在其他问题上的表态也引发批评。关于乌克兰危机,鲁比奥称,美国将在几周内了解俄罗斯是否认真对待和平。在格陵兰岛问题上,他表示,丹麦应认识到格陵兰人不想再成为丹麦的一部分,一旦格陵兰岛独立,美国将“介入”并与之建立伙伴关系。
对此,波兰玛丽·居里-斯克洛多夫斯卡大学国际政治学者雅各布·奥尔霍夫斯基指出,美国绕过欧洲与俄罗斯就乌克兰危机进行谈判,这对欧洲来说很不幸,因为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表示,美国企图吞并格陵兰岛的主张和言论是不可接受的,“是对丹麦主权的攻击”。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政策研究员拉斐尔·洛斯认为,考虑到近期美方释放的种种信号,鲁比奥的言论难以让盟友放心。有媒体分析说,尽管鲁比奥在会上对北约盟友采取了相对缓和的语调,但美欧关系近期不断扩大的裂痕仍然难以弥合。
海牙峰会前景难料
在此次尽显分歧的外长会之后,北约还将迎来更大考验,这就是定于6月24日至26日在荷兰海牙召开的北约峰会。
舆论认为,敲定5%的防务开支目标将成为海牙峰会的焦点议题。有欧洲外交官称,鲁比奥此次并未就实现该目标设定明确时间表,这或许为峰会达成妥协留出空间。外交官们正寻求“创造性”解决方案以满足各方需要——若美方无法接受略多于3%的折中方案,则会将5%设为长期目标,而短期内设定一个更为现实的比例。
乌克兰危机也将是海牙峰会的另一重要议题。荷兰外交大臣费尔德坎普透露,乌总统泽连斯基将被邀请参加此次峰会。但他表示,现在讨论海牙峰会的可能结果为时过早,因为与俄罗斯的谈判仍在进行中。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俄乌局势的演变,包括战场形势变化、谈判能否达成协议,以及达成协议的条件,特别是涉及欧洲的相关安排,都将对海牙峰会上的美欧博弈产生影响。
法新社在报道中说,美国的北约盟友希望,在海牙峰会上达成任何协议都能让特朗普宣称胜利,并让美国继续留在北约和支持乌克兰。但分析人士指出,无论能否达成协议,美国及其北约盟友之间的信任已严重受损。正如路透社援引一名欧洲资深外交人士的话所说,欧洲或许同意美方的一些观点,“但问题在于,美国与其盟友之间是否还有足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