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访谈】尼泊尔前副总理兼外长:维护对华合作已成尼各方政治力量共识

环球时报-环球网2025-04-07 18:46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近年来,尼泊尔和中国已发展成为更加稳固、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多个维度实现了互惠互利。”尼泊尔前副总理兼外长、尼泊尔大会党领导人苏加塔·柯伊拉腊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尽管尼泊尔内部政党轮替频繁,但继续推动对华合作已成为该国各方政治力量的共识。“尼泊尔各个政党都承认,中国是尼泊尔不可替代的发展伙伴。”

今年是中尼建交70周年。去年12月,尼泊尔总理奥利在宣誓就职后不到5个月即对中国进行访问。其间,两国签署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被舆论视为中尼关系向前发展的“又一步”。

《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采访中,苏加塔多次表达了加强同中国合作的意愿与承诺。她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跨境铁路等项目的“加持”下,尼中两国合作正从传统友好走向以基础设施、贸易和互联互通为核心的全面战略合作。加强同中国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该国经济增长,更能使尼泊尔融入更广泛的地区交通网络。她认为,不管是正在推动中的中尼跨境铁路,还是近年来中国在尼泊尔的水电投资,又或是两国在通信领域的合作,都符合尼中两国的共同利益。

今年3月,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苏加塔曾率领尼泊尔大会党干部考察团来华参观考察。在考察结束后,她表示,尼泊尔民众对中国的发展充满钦佩与敬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科技进步与民生大幅改善,许多尼泊尔人不仅把中国视为“可靠的发展伙伴”,也视为“我们自己发展道路的灵感源泉”。

苏加塔在采访中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今,长期维护对华关系已成为尼泊尔的“国家共识”,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是如此。政党轮替可能会带来政策优先级或决策节奏的调整,但不会改变该国总体上加强对华关系的承诺。她认为,尤其是在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交流等领域,加强同中国的联系更是超越党派分歧,获得广泛支持。

“我认为有三大因素保证了尼中合作的可持续性。”这名尼泊尔前外交部长表示,“一是项目本身的连续性:像博克拉国际机场这样的项目,一旦进入实施阶段,即使是反对党也不愿意轻易推翻。二是尼泊尔精英界的共识:尼泊尔所有主要政党都承认,中国是不可替代的发展伙伴,在对华合作方面,各个党派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是在合作的速度上,而非是否要对华合作的方向上;三是广泛的地方合作:尼泊尔的七个省和中国的省份有直接对接,尤其是在农业和旅游领域,我们与中国的云南和西藏保持密切合作,这些都加强了双边关系的稳定性。”

作为夹在中印两个大国之间的国家,尼泊尔的外交倾向一直颇受外界关注。而随着近年来美国加强在南亚的存在,地区国家如何保持独立、避免卷入大国博弈也面临新的挑战。

苏加塔告诉记者,保持与中国、印度及所有国际伙伴的“平衡关系”,对尼泊尔来说至关重要。尼泊尔奉行“不结盟政策”,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并保证该国能从不同的发展伙伴提供的机遇中获益。因此,该国一直在努力避免成为中、印、美等大国竞争的“棋子”,并试图和三国都保持“建设性的、透明的”合作关系。

“尼泊尔欢迎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时对印度市场保持开放。”她认为,尼泊尔可同时邀请中国和印度的科技公司投资该国的经济特区。“我们也可以参考东盟经验,强化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作用,确保南亚地区的话语权不被某个单一大国所主导。”

据媒体公开报道,2022年,尼泊尔议会批准了与美国签署的极具争议的“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该协议规定,美国政府“援助”5亿美元用于尼泊尔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但美方同时声称,MCC是所谓“印太战略”的一部分。由于担心尼泊尔就此被美国拉入军事同盟,MCC协议在尼泊尔引发激烈争议,并导致多起抗议活动。今年1月,现任美国政府下令暂停美国务院大多数对外援助项目,美国-尼泊尔的MCC协议也面临巨大不确定性。有消息称,MCC的部分项目或面临无限期暂缓。

对此,苏加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尼泊尔将探索和其他国家合作的可能途径,寻求更多元化的投资与合作。作为尼泊尔的邻国、友好国家和可靠的发展伙伴,中国无疑是填补这一空白或拓展合作的重要选择之一。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