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白云怡】近期,美国政府针对外籍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取消签证和驱逐出境行动升级,其中,基数巨大的中国留学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群体之一。在这一背景下,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等学校的四名中国留学生上周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
负责该案的律师、德恒律师事务所硅谷办公室负责人朱可亮16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表示,近期被美国政府取消签证身份的留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大陆,美政府相关行动“史无前例”,且带有种族歧视意味。在此背景下,此次诉讼不仅旨在维护四位原告的个人权益,也意在为更多可能受到影响的留学生提供法律保护。
近期,美国大范围吊销国际学生签证带来的恐慌情绪持续弥漫。据美国媒体报道,截至美东时间4月12日晚9时,共有188所美国高校确认了965名国际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合法签证被吊销。由于部分高校未提供确切人数,实际总数预计更高。此前4月9日,中国教育部已发布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朱可亮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此次起诉美国政府的四名原告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四名中国留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有建筑设计,也有理工科,但都面临学生签证被注销的情况。其中一位原告应于下个月毕业,另一位原告将于三四个月后毕业,被注销签证意味着他们面临是否必须立刻离开美国、能否继续学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据了解,四名中国留学生作为原告对美国政府官员提起诉讼,主张当局未提供任何通知、听证或证据,仅凭模糊的国家安全理由终止身份,甚至将数年前已撤销的交通罚单作为依据。
“美国有关方面给到他们的都是一些看不出真实原因的理由,比如一些所谓的‘犯罪记录’。实际上,这几名原告都没有被法院定罪过,他们有的曾被起诉,但最终结案时都没有被定罪,案子被检方自己撤销了。”朱可亮举例称,其中一名原告代表曾被起诉,但最终定案时未被定罪,且法官专门加上一条判决,称该案所有卷宗应当封存,不应被当作证据使用。
“依据美国法律,没有定罪,当事人即应被认为是清白无辜的。”朱可亮称,一个外国学生获得签证进入美国境内之后,即受到美国法律的保护。美国移民局不应以上述所谓的“不良记录”为由取消他们的签证,这不符合美国宪法对法定程序的规定。
据《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全美各地多所高校表示,近期,一些国际学生的签证在没有收到事先通知的情况下被撤销。这在校园里引发了混乱,也让学生们感到恐慌。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学校表示,校方没有被告知这些国际学生的签证被撤销,甚至没有被告知原因。这些学校是通过监控国际学生的数据库发现的,在某些情况下是因为移民官员实施了逮捕行动。
朱可亮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近期美国注销外国留学生签证的规模非常庞大,“在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他介绍称,以往签证取消大多是个案,如犯下重罪或没有维持全职学生的身份,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事学生也收到提前通知,并有权去移民法庭做申诉。
但这一次的情况有很大不同。“这次不是个案。我们现在所听到的情况就有成百上千例,实际数字可能还要更多。有的美国政府给了原因,有的我们根本看不出是什么原因,有的仅仅是因为拿到一个交通罚单。我们也听到,有完全没有任何记录的学生也被取消了签证。”他认为,“我唯一能看出的规律是,这次针对的绝大部分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朱可亮表示,作为原告律师,他认为,当前美国大规模注销留学生签证的行动具有种族主义色彩。“在美国,来自中国和来自印度的留学生数量差不多,是最多的两个国家。但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次被影响的学生里,大部分都是中国学生。”
朱可亮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11日向法庭递交诉状后,当地时间15日,他和团队又向法院递交了对“临时禁止令”的申请,请求法官近期宣布美国政府成批取消留学生签证的行为是非法的,并发布判决,要求美政府恢复受影响的学生的签证和身份。他表示,期待法庭能在未来一两周内就此举行听证会。
他介绍称,“在过去的这个周末,我们已向国际留学生群体征集信息。目前已有36个国际留学生向我们递交了书面证词。他们来自于30所不同的大学,覆盖全美。其中,31名学生来自中国大陆,1名来自中国台湾地区,3名来自伊朗,还有1名来自印度。”朱可亮表示,上述书面证词都已呈交给法庭。
据这名美国华人律师介绍,“临时禁止令”的申请,旨在让保护的范围不仅停留在此次起诉美国政府的四位原告,而是覆盖到全美境内所有面临签证注销风险的留学生。“我们认为,这已经是一个公益案件。我们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这四名中国留学生,而是保护所有受影响的留学生。无论来自中国、印度还是伊朗,美国政府都不应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程序的情况下,任意大规模取消他们的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