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特大地磁暴

中国新闻网2025-04-17 16:51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4月13日太阳暗条消失活动影响,北京时间4月16日17时到17日08时发生地磁暴,最大强度出现在17日凌晨02时到05时,级别达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引发这次地磁暴的太阳活动是暗条消失,它是太阳表面一种低温高密度太阳大气快速向外扩散的现象,与以往多次出现的日冕物质抛射活动有些不同。第一,此次活动并没有出现在太阳活动区,也就是太阳黑子对应的区域,所以没有明亮的耀斑发生;第二,大多数情况下,暗条消失本身所释放的物质和能量比日冕物质抛射要小;第三,暗条消失时可能进一步引发日冕物质抛射活动的发生,比如这一次。

伴随此次地磁暴的出现,极光秀再次上演,多位摄影师在我国各地拍摄到精彩的极光画面。

预计未来三天,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17日仍可能出现小地磁暴,18-19日地磁平静到微扰。

地磁暴会产生什么影响?

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蔡峥解读,磁暴是太阳活动造成的一种现象,其中太阳发射的高能粒子与地球的磁场相互作用,会对电子通讯产品产生一定影响,对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除了在高纬度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外,磁暴还可能对地球和人类活动产生其他影响。”蔡峥介绍,磁暴可能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从而干扰地面通信和卫星信号,这可能影响导航卫星系统的精确度,以及手机和卫星电视的信号质量。同时,强烈的磁暴可能会对电力传输系统产生影响,增加输电线路的电流负荷,有时甚至可能导致变压器或其他电网设施损坏,引起电力中断。

“磁暴还会对卫星和航空飞行产生影响。”蔡峥说,磁暴产生的高能粒子可以对在轨卫星造成损害,影响它们的正常运作,这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卫星功能故障。另一方面,飞行在高纬度地区的飞机可能会因为磁暴而受到更高水平的辐射,航空公司有时会改变航线以减少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辐射暴露。

蔡峥表示,目前,磁暴对人体直接健康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中,但有理论认为强烈的地磁活动可能会影响动物的迁徙和导航能力。更多的影响可能是对在国际空间站等环境中工作的宇航员,磁暴期间的辐射增加可能对宇航员有安全问题,通常需要采取额外的防护措施。”

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也表示,地磁暴会对短波通信等产生影响,但由于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对人体的影响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自空间天气、此前报道等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