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樊巍 王雯雯】“当美国政府起初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时,我并不意外,因为我对此有所准备,但上周(美国对华关税已升至145%)当我和儿子一起坐在厨房的地板上时,我哭了几次,比一个经常啼哭的小男孩哭的次数还多,过去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毁灭性的。”美国小企业主贝丝·贝妮克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分享了她被美国政府“疯狂关税”打击后的心路历程。
作为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直接受害者,贝妮克因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崩溃”时刻而广受关注,她在接受外媒采访时公开表达了自己对“对等关税”的不解与不满。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她分享了自己近期的一些观察与思考。在她看来,一些美国民众根本不知道真实的制造业是什么情况,他们听着“会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以为加征关税制造业就会回到美国,但他们丝毫不了解这究竟需要付出什么。
贝妮克的主要业务是销售一种自己设计的婴儿硅胶餐垫,她选择在中国生产产品,然后运往她生活的明尼苏达州,主要以电商的方式进行销售,美国民众可以通过公司网站,或是亚马逊平台订购产品,她为此还专门在办公室外准备了一个仓库。
她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称,目前,她有两个集装箱的产品在中国的工厂准备运往美国,原计划是上周发货。但根据最新的美国关税政策,这些产品想要进入美国,她不得不额外支付20多万美元的关税,这完全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好在中国的工厂愿意为她暂时保管这些产品,直到她想出下一步该怎么办。但对于身在美国的她而言,这就意味着当仓库中现有的两到三个月的库存商品售罄之时,她就无货可卖了。“那时,我将没有生意,没有收入,我无法给员工支付工资,也无法支付贷款和生活的账单。”贝妮克称。
然而令她感到更加痛苦的是,很多美国民众告诉她,她应该承受目前所遭受的痛苦,然后回到美国制造产品。在她看来,一些美国民众对于制造一件产品究竟需要什么依然存有很多误解,为此,她专门拍摄制作了一段视频,介绍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以及涉及到的所有机械设备,向美国民众科普以高效、安全、高质量地方式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她想告诉美国民众,美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能。
贝妮克进一步介绍称,起初她决定在中国生产产品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是因为当她设计出婴儿硅胶餐垫时并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真正的产品,但与她合作的美方产品开发人员在中国有一个办事处,他们向她详细地介绍成品生产的整个流程,他们一同去往了中国的工厂,实现了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平稳过渡。
此外,她还表示,“美国制造”高昂的成本也是她选择“中国制造”的原因。对于美国的生产商而言,想要高效生产,就必须大量进口原材料以及配件从而降低价格,这就需要她下一笔很大的订单,生产活动才能开始。但她并没有足够的钱一次性生产大量产品,尤其是她生产的还是一种此前不存在、新研发的产品。“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想要买它。所以我不能在美国进行大的投资,而我们在中国的生产团队非常棒,他们对我这个创业新手帮助很大。”贝妮克称。
美国政府发起“关税战”后,贝妮克还算了一笔账,现如今美国有一些工厂能够生产她的产品,但成本遥不可及,如果她选择在美国生产,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要增加一倍以上她才能盈利。现在她销售的主要商品售价为30美元,但如果放在美国生产,售价至少要到60美元,甚至可能要到80美元。
她在采访过程中不禁感叹,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制造业水平逐年提高,中国的制造商在他们所做的事情上往往令人惊叹。“我的产品来自中国,质量非常高。中国的生产团队工作非常出色,满足了我们制定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他们甚至会给我发生产视频,我看到工人们的工作条件很好。人们在生产我设计的产品时都很开心,这让我感觉很好,但大多数美国人没有看到这一点。”贝妮克称。
在采访过程中,贝妮克还透露,她所认识的数百名与她一样的中小企业家正在苦苦挣扎。而在美国还有成千上万中小企业家经营着销售时尚服饰或鞋子的小型时装店、婴儿用品店,他们为所在的社区提供商品,当中的大部分商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现在这些商品的价格将翻倍,他们也将难以为继。而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如果失去了“中国制造”,超市的货架将空空如也,可供美国消费者选择的商品会减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日用品甚至可能会完全消失。
“把制造业转移回美国,在美国制造所有美国人民需要的消费品是不可能的。我们既没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来制造这些东西,也没有配套的基础设施,还没有专业技能,这对美国来说将是毁灭性的。”贝妮克称。
她还以自己的家庭情况为例,介绍中美之间本可以互利互惠的一面:他的丈夫是一位美国农民,以种植玉米和大豆为业。在明尼苏达州,有肥沃的土壤,聪明的农民,先进的农业设备,明尼苏达州人民擅长于农业,他们生产的许多农作物都出口到了亚洲,这就像中国人民在制造业方面令人惊叹一样,所以中美人民可以交换彼此“擅长的东西”,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互相支持。
放眼未来,她表示自己将继续大声疾呼,努力去“教育”美国人民真相是什么:对于一家小企业而言,制造业到底是什么样子? 它面临什么困难?它的成本究竟有多昂贵?为什么美国做不到?
“许多美国人现在仍然不知情,他们只是听到有人告诉他们,‘我们会让美国再次伟大’,‘我们会把制造业带回这里’,一些美国人也许想要这些,但我认为他们并不了解这实际上需要付出什么,我们不可能一眨眼就实现这些。”贝妮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