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是不行的——你必须到中国去”,德国知名经济学家、“隐形冠军”理论创始人赫尔曼·西蒙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提及中德经贸合作发展前景时表示,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至关重要,其重要性未来仍将不断提升。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中德合作,西蒙认为,双边贸易的增长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尽管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德国对华投资依然保持增长态势。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达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0.3%。他认为,2024年仍延续这一趋势,甚至可能再创新高。
如今,中国在全球市场中的角色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世界工厂”逐步升级为全球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西蒙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无疑是吸引德国企业的重要因素。但现在,中国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对德国企业而言更具吸引力,“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认识到,中国在高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已具备全球竞争力。”西蒙表示,无论是在生产、研发还是销售领域,中国对德国企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未来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
赫尔曼·西蒙接受人民网采访。人民网记者 余乐摄
“没有中国是不行的——你必须到中国去。”西蒙用这句话提醒德国企业抓住中国机遇。
西蒙认为,当前全球正面临三大新变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以及全球化模式的转型。传统的出口导向模式正在逐渐被本地化布局所取代。“过去,德国企业主要向中国出口产品,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中国生产和研发。目前,已有60%的隐形冠军企业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甚至许多企业将全球最大工厂设在中国。有些企业还将整条价值链迁移到了中国。”
外国企业在华经营模式的转型,离不开中国持续深化高水平开放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放宽签证政策、减少行政审批流程等一系列举措,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西蒙表示,任何有助于国际商业往来的政策都将增强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的信心。
西蒙强调,德中企业在多个领域具备高度的互补性,尤其是在速度和生产能力方面。 “中国企业在创新技术的应用和落地方面速度惊人,而德国企业擅长定制化、小批量生产。但在大规模生产方面,中国无疑更具优势。”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使全球消费者受益,让他们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高质量的产品”,西蒙向记者展示了手上正戴着的一块中国品牌智能手表,并介绍称,这款手表是通过德国线上购物平台购买的,其功能与美国品牌的同类型产品几乎无异,但价格却只有十分之一。在家里打开电脑就可以以非常合理的价格购买到产自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他感叹,这在20年前都还是难以想象的。
展望未来,西蒙认为,德中经贸合作的深化不仅需要克服当前的政治不确定性,更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他强调,除经济合作外,文化交流同样至关重要。“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对彼此国家的理解,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持和平政治关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