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一场聚焦体育拔尖人才培养与青少年体育成长的盛会在北京景山学校盛大启幕。此次活动以学校男子排球队成立50周年为契机,通过研讨、教学、赛事等系列活动,为体育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开拓新思路、指引新方向。
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刘立新,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主任黄玮,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副主任盖洋,北京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葛军,东城区副区长王佑明,东城区体育局局长段勇,东城区教工委书记高伟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会员单位、东城区各兄弟学校以及北京景山学校教育集团成员校共同见证此次活动。
会议由体育节目主持人洪刚主持。
东城区副区长王佑明致欢迎辞,他高度赞扬北京景山学校“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育人理念,并期待本次研讨会能为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注入全新活力。
北京景山学校党委书记李志伟做了题为《普通中小学探究体育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的主旨报告。她回顾了学校排球队成立50年来的光辉历程,汇报了学校在体育课程改革、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同时就学校体育拔尖人才培养的“景山主张”“英才画像”“选培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解读。她表示,学校也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和科技赋能育人的探索路径,整合资源构建体育教育联盟,希望与全国教育同仁携手共进,为中国体育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练员及队员访谈”环节,国家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副主任盖洋与景山学校排球队新老教练员、运动员代表深入交流训练经验与队员成长心得,展现了以体育人、以球育人的“景山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首任院长毛振明教授和清华大学体育部副主任周放教授进行专家点评。毛振明教授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探讨了如何将青少年的训练和竞赛回归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的这样的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北京景山学校排球队的建设是推进体教融合的伟大实践,深入探索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体教融合,如何将中国的竞技体育和学生体育锻炼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和成效。周放教授表示,北京景山学校作为全国和北京市体育传统强校,构建起小初高一体化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景山排球队50年积淀了“科学化训练+系统化培养”模式,不仅为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了多元化成长路径,更在体教融合、教育公平、社会价值观引导等方面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学校体育拔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共建与支持,景山学校特聘请中央民族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专家为北京景山学校体育拔尖人才培养导师,并颁发聘书。
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军对景山学校的体育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景山学校为破解学训矛盾提供了景山智慧。体教融合绝非体育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育人理念的基因重组。北京市体育局与景山学校将在人才选拔、训练资源、赛事参与等方面深度合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搭建更专业的发展平台。与会领导一同上台,见证了北京市体育局与北京景山学校共建 “北京少年排球队”和“北京少年游泳队”的揭牌启动仪式。
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刘立新高度肯定北京景山学校作为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排球分会主席单位的使命担当与贡献,他表示,北京景山学校男子排球队50年的发展实践,是国家推动学生排球运动发展的生动缩影和成功范例。接下来,要以国家三大球发展战略为指引,以北京景山学校男排为标杆,不断推动学生排球运动蓬勃发展。
下午,北京景山学校的小、初、高四位老师针对“排球教学”专题课程,进行了研究课展示,充分体现了学校12年一贯“长链条、一体化、多层次”的体育课程设计理念和实践成果。课程结束后,专家们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长链条”人才培养模式为排球教学系统化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全国中学生排球分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学校会议室举行,来自全国多所会员单位的代表及领导嘉宾参会。会议由排球分会副秘书长孙晓忠主持。会上,多所学校代表分享了排球特色办学经验,涵盖队伍建设、训练模式及赛事成果等内容。随后,排球分会秘书长刘洋介绍了分会未来发展规划,强调推动青少年排球普及与竞技水平提升。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小学竞赛部部长赵兴发表讲话,肯定分会工作成果,并希望进一步促进校园排球发展。会议为全国中学生排球运动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当日,北京景山学校排球馆举行纪念学校排球队成立50周年校友交流赛。历届毕业队员重返母校,与现役队员同场竞技,更有父子同场的温馨场景,共同庆祝球队50年辉煌历程。
本次活动为学校体育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模式,也为体育精神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北京景山学校将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体教融合,为中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贡献“景山力量” ,书写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