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军盛行着一股所谓“无人机制胜论”。民进党当局除了加紧扩充无人机装备外,更在岛内鼓噪全民皆兵,妄图通过大力发展无人机“拒统谋独”。对此,军事专家郑剑表示,在无人机领域,台湾无论是数量规模、技术能力还是训练水平都与大陆存在巨大差距,即使引进得再多,也改变不了“台独”必败的结局。
据岛内绿媒报道,近日美方声称将提供现货军事装备援助台湾,不排除今年提供JUMP20型无人机给台海军。台媒炒作美方此举能帮助强化台海军作战能力。另据台防务部门近期宣称,自今年起,台湾地区17个后备部队计划接收850架小型监侦无人机,并将在义务役士兵训练中新增无人机等新装备的训练内容。
“这个850架无人机的装备计划就是所谓‘无人机制胜论’下的产物。”郑剑表示。然而这些无人机在所谓防御作战上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是否真的做到了“独立自主”,则有待商榷。
据了解,这批由台湾雷虎科技提供的型号MK-450无人机,是一种军用商规的四旋翼无人机。郑剑介绍,这种无人机是监视型的,主要用于战场态势感知,一般来说,像这种两公斤级的旋翼无人机,作战半径也就是十几公里,续航时间三四十分钟,属于战术无人机。
至于岛内单位所说的该款无人机去掉了所谓“红色供应链”,也就是说里面没有用大陆的零配件,郑剑对此表示,姑且不论是否真的没有用,只是无人机作战,从来不是一架飞机自主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外部指挥控制信息系统、作战体系支援。
此外,台军在无人机培训方面更是儿戏。前段时间台媒披露,台军培训基地要招7个无人机教员都招不到,甚至从社会上招一些无人机操作员。要知道,民用无人机和战场上的无人机操作环境完全不同,用民用经验去操作打仗用无人机,本身就已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受训人员的积极性,民进党当局还将参加培训与拿到民航执照挂钩,美其名曰“可以找到工作”,然而实际并非如此。“拿到无人机执照是不是相当于上了台军所谓‘首批战时动员’的名单?是不是被迫上战场当炮灰?这些恐怕受训人员都会思考。”
郑剑指出,大陆方面在无人机作战和反无人机作战体系里,无论技术能力、训练水平、数量规模,都是台军无法比拟的。台军的无人机连“独立自主”都做不到,小小的两公斤级无人机,侦察设备还依赖进口,就企图靠无人机去制胜,根本是妄想。民进党当局裹挟台湾民众当“台独”炮灰,已经遭到越来越多的反对,再怎么“以武谋独”也阻挡不了失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