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喜马拉雅地区保护”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4-30 12:54

4月29日,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喜马拉雅地区保护”研讨会暨“我为喜马拉雅种棵树”植树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由尼泊尔驻华大使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联合主办,中京农业集团承办。

喜马拉雅山脉作为南极洲之外冰川储量最多的区域,为亚洲百万人提供生存所需的水源,而今它正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尼泊尔驻华大使克里希纳·普拉萨德·奥利在演讲中表示,面对气候变化对贫困和脆弱国家的严重威胁,各国需加强合作,落实《巴黎协定》,特别是保护喜马拉雅地区的生态环境。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应对冰川危机需多管齐下,一方面加大对预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等适应性措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加速全球减排,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积极推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强化灾害风险管理,不断提升社区气候韧性,并将气候适应工作深度融入国家发展规划。

德国驻华大使傅融在演讲中表示,气候变化正加速导致喜马拉雅地区冰川消融,对区域生态系统及约二十亿人口的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各国需在2035年制定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并明确绝对减排指标。

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当前最紧迫的全球性挑战,已对人类生存与全球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亚洲重要的淡水来源,养育着超过二十亿人口,但冰川正在以惊人速度退缩,未来水资源紧张风险加剧。

在专题演讲环节,尼泊尔自然保护基金会专家马尼什·潘迪介绍了尼泊尔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及“萨加玛塔对话”倡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专家D.B.卡特尔的演讲深入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喜马拉雅雪盖的影响;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马军分享了数字科技如何赋能空气质量监控和改善。  

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主席宋荣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联盟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民间环保合作。

活动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演,尼泊尔艺术家萨比娜·戈帕丽的迎宾舞《Maitighar》、萨拉斯瓦蒂·阿迪卡里与巴瓦娜·乔杜里带来的文化节目《Rukume Kot》赢得阵阵掌声。尼泊尔艺术家萨比娜·戈帕丽说:“我的国家尼泊尔非常美丽,有山川、湖泊、瀑布等自然景观,人民热情好客,欢迎大家去尼泊尔看一看。”

现场还举行了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青少年绘画与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展示优秀绘画作品二十余幅,展现了年轻一代对环保议题的关注与创意表达。

与会嘉宾参与了“为喜马拉雅种棵树”活动,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促进中尼友谊。

在尼泊尔投资环境推介会上,尼泊尔驻华大使馆向中国企业介绍了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等领域的投资机遇,推动双边合作。此次活动得到中京农业集团与北京万疆无界公司支持,展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担当。(文/梁多元)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