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双拥城|厦门:大厦之门 凤凰花开

新华社2025-04-30 18:26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厦门从“闽海之门”“英雄之城”的海防重镇,到如今联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枢纽,汇聚了历代军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奋进故事。今年4月,厦门连续第10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

海风拂面,凤凰花开。以“凤凰花”命名的厦门拥军平台2023年底上线,3.3折的酒店住宿、6折的剪发……优待对象只要轻点手机,就能享受到众多优惠商品和优待服务。

↑盛开的凤凰花

构建完整服务体系,是厦门一系列双拥政策迅速落地的关键。厦门市把双拥写入《厦门市市民公约》,把“鼓浪屿好八连精神”“英雄三岛精神”融入厦门城市精神,动员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举办“城舰共建”“城连共建”“情系边海防”等活动,建立健全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不断密切“鹭岛军民情”。

曾在武警天津总队某部服役的陈翼桁没预料到,从“特种兵”到“兵教师”的转型竟会如此顺利。大学期间,他服役两年,退役后重返福建师范大学完成学业。2022年6月,厦门市相关政策出台,明确厦门生源(非公费师范生)就读指定师范类高校,在学期间参军并退役复学后,本人申请且经考核合格,可纳入厦门公费师范生进行培养,毕业后由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接收、安置至中小学任教。

在厦门市和同安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引导下,陈翼桁咨询政策、递交申请,顺利通过考核,成为厦门市第一位享受政策转为公费师范生的退役军人,并在毕业后成功加入教师队伍。两年多来,“兵教师”政策帮助120名退役军人到校园任职任教。

↑“兵教师”陈翼桁在学校开展特色教学。蔡家榕 摄

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共接收安置上千名军转干部;修订完善《厦门市贯彻军人随军家属和军转干部随调随迁家属就业安置办法实施细则》,对口安置随军随调家属500多名;落实保障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等教育优待1300人次。

↑“全国双拥模范城”厦门

此外,为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厦门推出50亿元的“鹭岛拥军创业贷”,组织3000多名退役军人参加免费学历提升教育及高职教育、特色技能培训,开展退役军人(军属)专场招聘会,累计提供11万个就业岗位。(王栋)

策划:柳    刚 李学勇 周    勇

李砺寒 倪光辉 颜文聪

统筹:刘    新 王逸涛 刘    芳

林    虹 牛月军 朱鹭琦

记者:王逸涛 李    杰

张瑞杰 王    慧

协调:李    杰 王    栋 刘    学

李    凌 潘    妍 廉    祥

设计:孙丰晓 杨    婧 杨景初

感谢为本视频提供素材的各参与单位

指导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鸣谢

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厦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出品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

二〇二五年一月摄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