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与伊朗就核协议进行多轮谈判之际,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日再次呼吁拆除伊朗全部核基础设施,并希望将相关条款纳入美伊核协议中。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谴责内塔尼亚胡破坏美伊谈判。
那么,美伊核谈判前景究竟如何?
强势插手
资料图: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月27日宣称,美伊之间的“好协议”,必须包含拆除伊朗核项目的全部基础设施,包括民用和军用设施,并强调,绝不允许伊朗进行铀浓缩,不允许其保留铀浓缩能力,以及阻止其弹道导弹技术发展。
美国是否会采纳以色列的意见?军事观察员曹卫东认为,以色列与美国在伊核问题上利益基本一致,在后续的谈判中美国势必会进一步向伊朗施压,为以色列提供更多安全空间。
曹卫东:
以色列非常担心伊朗发展两方面能力:一是铀浓缩能力,二是常规武器弹道导弹数量的增加和地对地弹道导弹射程的增加。
在中东地区,以色列是美国最重要的军事盟友及“打手”。所以当以色列向美国提出相关要求时,美国一定会考虑以色列的要求并向伊朗施压。
博弈能力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5年1月7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该国中部伊斯法罕省的纳坦兹核设施附近举行防空演习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4月28日发出警告,对伊朗的任何军事打击都将立即遭到强烈报复。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目前不愿支持对伊朗动武,但以色列并未排除在未来几个月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可能性。
曹卫东分析,以色列擅长以“内部破坏”的方式对对手实施打击,而伊朗与以色列博弈多年,其军事储备充足,具有与对手抗衡的能力。
曹卫东:
以色列在与对手进行博弈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在对伊朗的打击中,以色列就采用过“内部破坏”的方式,比如在伊朗的电脑中植入病毒,此外,还发生过暗杀伊朗核科学家的事件。
伊朗国土面积辽阔,自持能力很强,和美国及以色列的博弈已经持续多年。在此情况下,如果美国或以色列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伊朗手里是有“牌”可打的。
谈判拉锯
资料图:伊朗铀浓缩基地(来源:央视中文国际)
自4月12日以来,美国和伊朗已经在阿曼的斡旋下进行了三轮间接谈判。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在第三轮谈判结束后表示,双方之间的重大分歧尚未解决。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此前表示,伊朗可以拥有“民用核计划”,但不能自行进行铀浓缩。而伊朗方面称,终止浓缩铀计划或交出浓缩铀库存,是谈判中“伊朗不能妥协的红线”。
曹卫东分析,美伊核谈判在短期内达成协议仍充满挑战。
曹卫东:
美国对伊朗采取一种限制主权国家正当权益的方式,伊朗是不会接受的。导弹不是核武器,美国却要对其进行限制,这影响了伊朗正常的国防发展。
在未来谈判中,美国能否作出某些让步,包括是否允许伊朗和平利用铀浓缩或核能技术。同时,在大推力火箭或弹道导弹研发方面,伊朗是否也可以作出某些让步,如承诺不对美国本土构成直接威胁等,这些都成为左右谈判进程的关键因素。所以接下来就看美伊两国在后续谈判中是否愿意作出妥协。
记者:于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