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充电圈、轨道充电机器人……马力全开!新能源车主出行体验持续提升

央视网2025-05-04 11:13

央视网消息: 2025年“五一”假期,新能源汽车出行规模继续扩大,多地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充电站一片繁忙。

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两天,全国高速服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到1590万千瓦时,比2024年同期增长28%,创历史新高。在最近大家集中外出的这个时间段内,新能源汽车充电是否方便,大家的出行体验如何?

上午10点多,在沪渝高速枝江西高速服务区,不少自驾出行的旅客正在充电。记者观察发现,即使在车流量大的高峰时段,这里的充电车位供应比较充足,新能源汽车都能随到随充。

沈海高速慈城服务区充电站,是浙江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记者在这里看到,47台充电桩马力全开,虽然都处于“满员”状态,但并没有出现排长队的现象。

快充桩超充桩加速布局 提升出行体验

2025年,我国加快充电桩建设步伐,加大力度布局大功率的快速充电桩、超级充电桩等,持续提升新能源车主出行体验。

荣乌高速文登服务区,是进出威海的必经通道。“五一”期间,每天都有大量车辆来这里充电。为提升充电体验,当地供电部门在原有的4台60千瓦直流充电桩基础上,新增两台160千瓦双枪直流快充桩,车主排队等待时间缩减了70%。

在烟台,为应对客流高峰,当地电力部门加大乡村地区的快充桩建设。2025年,建成投运乡镇公共快充站50座。目前,烟台已建成城市核心区“5公里充电圈”,乡镇实现公共快充站全覆盖。

在南京,当地规模最大的江宁“光储充换检”一体化全绿电示范充电站不久前建成投运。当地供电部门在站里不但配置了4台超充充电桩和12台快充充电桩,同时还引入了轨道充电机器人、移动式储能机器人等智能化产品,满足不同车型的充电需求。

陕西茂陵景区,“五一”假期前两天,游客数量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当地电力部门对景区里的充电桩进行深度优化,将充电功率大幅提升至原先的三倍,大大缩短了游客充电时间。

在深圳市的自驾热门“打卡地”大梅沙,“五一”前刚刚投运的超充示范站这两天迎来充电高峰。示范站采用了全球领先的600千瓦液冷超充技术,一辆新能源汽车在10分钟内可以补能500公里。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