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烟火气”解锁跨界新场景 古镇“小而美”激活假日“大流量”

央视网2025-05-05 15:23

央视网消息:这个“五一”假期,看山海,揽壮阔入怀;访古都,赏人文雅趣;品美食,让味蕾起舞。这个“五一”假期,舌尖上的烟火、镜头里的风景、行囊中的纪念,都成了对生活的最好的奖赏。

浙江兰溪:游埠古镇寻味江南 邂逅水乡烟火气

浙江兰溪市的游埠古镇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这里就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因而汇集起各地风味小吃,形成颇具特色的早茶文化。这个假期,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沿街而坐,品味美食。

说到游埠古镇,名字里的“埠”就是码头的意思。过去,当商船行进到这里的时候,就会大船换小船,这时候纤夫、装卸工要下来卸货,当搬运货物结束后,聚在一起吃个早餐歇歇脚是大伙儿的约定。

如今,“游埠早茶”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一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区里面,有大大小小38家早茶店,主要集中在两条街巷当中。但这两条街巷都特别窄,只有3米多宽,全长500多米。根据景区提供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古镇日均游客接待量达到了近6.5万人次。这么多的人流,停车是一大难题,当地开放了景区周边类似于学校、企事业单位在内的临时停车空间,以及7个临时停车场,让大家游玩出行更加顺畅。

带饼四方油条喷香 立夏日的独家记忆

这么多的游客来可不仅仅为了喝茶,刚刚说的“吃早茶”就是喝茶配上小吃的意思。像5日是立夏节气,在当地农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立夏这天要吃带饼油条,寓意“吃了腰板更硬朗,下田干活更有劲,庄稼也会有个好收成”。因此,到了立夏这天,带饼油条店铺门前就会排起长队。其中,带饼就是这些经过木桶烤制,面皮呈现焦黄色泽的长方形面饼,最后将酥脆的油条卷入饼中,蘸以酱油、辣椒酱,一口咬下去,满口都是焦香与酥脆。

特色小吃有讲究 记者体验制作“肉沉子”

除了带饼油条,大家慕名而来还为了品尝这一桌小吃,你知道吗?古镇早茶店里早点种类达到了300余种,但要说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当然就是“肉沉子”。别看它名字很特别,食材很简单,实际上就是由鸡蛋和肉沫做成的,但是做法有点难,这当中有两个难点,一是能不能把肉沫放进蛋黄,二是蛋黄里能够放入多少肉沫。

确实,这道小吃的技艺需要传承,其实,“肉沉子”,在当地也有这样的故事,丈母娘如果对女婿很满意,就把肉塞得多一点,反之则少一点儿。如今“肉沉子”也用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游客到古镇,基本上都要吃一个“肉沉子”。

重庆:磁器口古镇迎旅游热潮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磁器口古镇是外地人到重庆必打卡的景点之一,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记者来到磁器口古镇的正街。“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大家游览古镇的热情依然不减。实时数据显示,现在在古镇游玩的游客超过了1万人。磁器口古镇到底有什么魅力,吸引大家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打卡呢?首先就是巴渝特色民居,磁器口的民居保留的是明清风格,同时还叠加了山城特色。

很多人总结,来磁器口古镇游玩,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味蕾的狂欢。在这里,陈麻花、酸辣粉、怪味胡豆等重庆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另外,游客们还可以体验老茶馆、川剧表演等民俗项目,感受市井“烟火气”。“五一”假期,这里的人气“爆棚”。景区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天,磁器口古镇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

作为重庆传统的热门景点,最近几年,为了分流游客,磁器口新开发了后街。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后街的配套已经十分完善,人气也十分充足。与正街相比,后街更像是一个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商业区,这里汇集了不少连锁品牌和网红餐厅,还有一些纪念品和文创商店。

漫步后街,看着街两边的特色商店、创意商品,传统与时尚在这里碰撞,别有一番风味。经过扩容提质后,现在磁器口古镇日最大承载量提高到了31.14万人次,瞬时最大承载量达到了7.78万人次。尽管如此,为了保证旅游安全,“五一”期间,古镇方面做了充分的预案。

为了防拥挤踩踏,古镇利用智慧景区管理系统,强化人流监测,联动公安、消防、城管、应急救援等单位的500余人,将古镇核心区划为5个重点区域,设置15个主要点位,安排120人进行值守。采用“固定值守+机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做好人员引导和秩序维护,一旦景区瞬时人流达到4万人次或者景区部分街巷瞬时人流红色预警,景区就会立即采取定向限流管控,实施单循环通行。

在交通保障上,除了强化车行交通监管以外,景区还在主要节点新增标识标牌指引35块,在多个重要路段整合交巡警、红岩志愿者和综合行政执法力量进行指挥疏导。可以说,正是有这些工作人员在假期的坚守岗位,才有了无数游客安全舒心的旅游体验。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