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各地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多业态“混搭”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2025-05-06 12:31

央视网消息: 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今年“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

以旧换新备受欢迎。2025年初至5月5日0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5516万台,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4167万件。假期前四天,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超6万份,带动新车销售88亿元;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产品356万台,带动销售119亿元;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242万件,带动销售64亿元。

假期期间,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汽车、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5%、13.7%和10.5%。商务部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智能家居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服务消费持续升温,餐饮文旅市场红火。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假期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北京:数字消费新场景 交互体验聚人气

这个“五一”假期,北京的文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一批首次投入市场的文化演出、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激发了消费活力。

位于北京朝阳区的798文化园区内,全新推出的复合式VR院线,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前来体验。实景搭建的VR沉浸展、炫酷的视觉艺术、环绕式立体声音响效果,让不少消费者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副眼镜,五个展厅,八个不同主题的VR影片,让消费者在海洋、火星、过去与未来等不同时空里沉浸式交互体验。未来,院线还将定期更新VR影片,提供集合式、一站式数字文化消费体验。

得益于“五一”假期推出的首店、首展等首发经济效应,整个“五一”期间,园区接待游客量持续上升,日均入园量约6万人次。

上海:“五一”假期线上线下消费同比增长13.1%

“五一”假期,上海市的各区、各大商圈推出各类促消费活动。数据显示,上海市假期“线上+线下”消费总额同比增长13.1%。

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了解到,4月30日至5月4日,上海“线上+线下”共计消费594.6亿元,同比增长13.1%。监测的35个商圈客流总量达到2993万人次,同比增长12.8%。各类首发首展活动在上海陆续开展,带动商圈消费热。

假期期间,上海境外人员来沪消费额达到了4.55亿元,同比增长211.6%。目前,上海全市办理离境退税备案企业1013家,覆盖品牌商户超3300户。此外,各大家电、家居以及消费电子领域的品牌厂商结合以旧换新政策也推出了各类优惠活动。“五一”假期,上海线下有近6000家门店,以及13家电商平台的家电家居、3C补贴产品,累计实现销售额11.5亿元,环比节前5天增长32.4%。餐饮消费领域,上海市发放的“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带动餐饮消费达7990.3万元。

重庆假期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5%

这个“五一”假期,重庆市启动2025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各区县围绕季节焕新、出行郊游、探亲访友等消费热点,推动商文旅体多业态融合联动,共举办各类消费促进活动近150场。

各大商圈、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也推出了节日促销,通过限时折扣、满减优惠等带动消费市场升温。据重庆市商务委员会监测显示,“五一”期间,中心城区解放碑等主要商圈消费总额同比增长9.2%,全市餐饮行业营业额同比去年增长了7.7%,全市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5%。

陕西:演艺市场火爆 夜间经济成新增长点

“五一”假期,陕西跻身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全省283家星级旅游饭店平均入住率超七成。景区热度持续攀升,监测的51个重点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74.69万人次,同比增长10.08%。咸阳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渭南中华郡、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景区人气领跑。

演艺市场以秦腔、实景演出等特色节目,让游客领略三秦大地的艺术魅力。营业性演出场次达2445场,同比激增155.48%。11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同样表现亮眼,客流量达481.7万人次,同比增长11.39%;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0.53%。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