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俄罗斯出口中心展位,客商进行交流。
新华社记者 徐 亮摄
在陕西西安举办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现场,观众选购俄罗斯产品。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俄罗斯味道”来到中国餐桌,智能手机“中国造”在俄罗斯市场热销,中国品牌汽车穿行于俄罗斯街头,俄罗斯电商平台扩大在华业务……当前,中俄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蓬勃活力。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作为“好邻居”“真朋友”,中俄务实合作根基深厚,互补优势正在持续释放。
经贸往来量质齐升
“这是俄罗斯原装进口的椴树蜂蜜,入口清甜,有独特的花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93号链接……”走进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俄罗斯商品城,不少商家正在直播。一旁的货架上,饼干、坚果、果汁等各类俄罗斯进口商品琳琅满目。记者看到,一家商铺直播销售的一款俄罗斯传统点心,在电商平台成交量已超过2万单。
绥芬河位于中俄边境,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口岸,也是重要的俄罗斯商品集散地。直播间里的一单单交易,折射出中俄经贸往来的生动图景。
“目前,俄罗斯商品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近日报道称,俄罗斯冰激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出现较快增长。俄罗斯巧克力、婴儿配方奶粉等产品也深受欢迎。2024年,有900多家专门从事俄罗斯商品贸易的企业和机构在中国成立,这一数字是两年前的2倍多。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发布的进口商品类章金额表显示,中国从俄罗斯采购的商品不仅包括能源、矿产以及肉类、谷物等传统大宗商品,还涵盖了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等工业制成品。此外,还包括珠宝、贵金属及制品、机电设备、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等高附加值商品。
多种俄罗斯商品走进中国的同时,“中国造”也受到俄罗斯市场青睐。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的一家智能手机品牌门店,不少俄罗斯游客正在柜台前试用样机、与店员确认参数。俄罗斯游客德米特里展示了他的中国品牌智能手机:“我已经买了两部中国手机,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很好。家里的智能家居产品我用的也是中国品牌。”
一部智能手机,折射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近期援引俄罗斯标准银行的研究报告称,中国智能手机对俄出口呈现增长态势,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在俄罗斯市场所占份额逐年上升。2022年,中国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为50%;2023年,这一比例上升至73%;到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已进一步增长至86%。报道称,该银行的统计数据再次证实了中国品牌智能手机在俄罗斯市场广受青睐。
从家具用品到服装鞋帽,从电子产品到新能源汽车,不少中国商品当下在俄罗斯市场热销。据俄罗斯汽车行业分析机构“Autostat”公司的数据,11个中国汽车品牌已跻身2024年俄罗斯市场乘用车新车销量排行榜前15名。
中俄务实合作硕果累累,彰显双边关系“含金量”。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超过95%。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徐坡岭对本报记者表示,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呈现“基础牢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双边贸易规模在过去5年内从千亿美元跃升至2448亿美元,翻了超过一番。中俄经贸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也显著提升,双方在巩固最终品贸易的基础上,逐渐加强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在投资合作、货币金融协作以及基于双边本币直接结算机制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双方也取得了新的合作进展。从合作主体来看,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活力。这些成果均为中俄经贸合作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体现。
合作有稳定推动力
凌晨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国际陆港,天还没亮,一列装有55箱建材的中欧班列已经发车启程。列车上是墙板、铝合金配件、横梁、方钢、立柱、槽钢吊挂件、五金件、彩钢板等多种产品,这批货物将驶向俄罗斯谢利亚季诺,进入俄罗斯市场销售。
中俄经贸合作马力十足,背后既有双方坚实的政治合作意愿,也得益于双方互利共赢的互补优势。
近年来,中俄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丰硕成果。一系列大型项目推动了中俄经贸合作和友好往来,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中俄两国高层密切沟通的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已发展成为政治互信不断加深、战略协作更加紧密、务实合作持续深化的稳定伙伴关系。经贸、科技等领域合作持续拓展。”伊朗迈赫尔通讯社称。
徐坡岭表示,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新时代以来,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双方政治互信持续加深,务实合作成果显著,世代友好深入人心,国际战略协作持续巩固和深化。双方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的崭新道路。政治互信为两国务实合作开辟了空间。
“无论国际格局如何演变,中俄两国增进友谊的意愿始终坚定,双方合作充满活力。”《俄罗斯报》报道称,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国,中国是俄罗斯机电产品、汽车等商品的主要进口来源国。两国在经贸、投资、能源、航天等多个领域持续深化合作。
徐坡岭表示,互补性优势是中俄务实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商品结构有一定互补性,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双方形成了能源—制成品的结构性互补格局。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在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中俄两国的互补型贸易关系对双方都有益处。俄罗斯受益于中国企业和银行对俄能源和电信基础设施的投资,中国也受益于俄罗斯能源出口。双方的贸易依存度、贸易额在过去10多年间有所增长。
面对外部挑战与地缘政治因素冲击,中俄贸易互补性优势仍在持续深化。“中国庞大的能源市场为俄罗斯能源产品出口提供了空间。同时,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汽车出口也展现出强劲需求,已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双方的互补优势从传统的商品结构互补进一步拓展到市场规模互补。”徐坡岭说。
长期向好,前景广阔
徐坡岭表示,2025年,中俄务实合作进入新阶段,双边贸易额增长趋于平稳。新阶段,中俄务实合作的重点内容是稳定和巩固两国在商品贸易、产业链合作、基础设施对接合作等方面的成果,创新和扩大在电商、服务贸易、本币结算及双边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探索扩大投资、科技和北极航道开发建设等合作新领域。
“中俄务实合作基础牢固,前景广阔,不惧挑战,今后还有很多合作空间。”徐坡岭说。
不久前,俄罗斯本土电商平台“野莓”宣布开放中国市场招商,强化在中国的跨境电商业务布局,引发多家俄罗斯媒体关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表示,数字贸易将成为2025年两国发展最活跃的合作领域之一。“我们目前已经观察到了良好势头,一些俄罗斯公司在2024年与中国积极开展工作,还开设了较多的俄中联合公司,开展2C、2B的数字贸易。”他表示,2025年,俄中还将拓宽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开展更多科技领域联合研究,并拓宽农业、林业工业领域的合作。
克里姆林宫网站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俄中两国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全面合作正在不断推进。目前,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汽车全球最大进口国。俄罗斯方面欢迎中国在俄设立生产基地,进行产能合作。2024年,经俄中两国边境口岸和海港的双边货运量增长了9%,达到近1.76亿吨。俄罗斯计划进一步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并将边境检查站改为24小时通关。此外,在中国各省举办的“俄罗斯制造”展销会卓有成效,持续激发中国消费者对俄产品的兴趣。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经贸规则正在进行新一轮重塑。面对外部冲击,分析表示,高水平中俄合作对稳定国际经济秩序将产生积极影响。
俄罗斯联邦政府财政金融大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院院长维多利亚·佩尔斯卡娅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中经济合作建立在遵守现行世界贸易监管规范及各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国家监管原则的基础之上,是可持续的、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俄罗斯与中国共同致力于建立多极世界。
“中俄务实合作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双赢和共同发展原则,在反对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有着高度共识。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稳步推进,将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全球经济治理注入稳定、积极、向上的力量。”徐坡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