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5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降转涨,核心CPI涨幅稳定。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2个百分点。
CPI的环比上涨主要受食品、出行服务等价格回升带动。从食品看,部分地区进入海洋休渔期,海水鱼价格有所上涨;部分水果刚刚上市,供给较少,影响薯类和鲜果价格分别上涨;鲜菜和猪肉价格分别有所下降,降幅均小于季节性。4月份气候转暖,居民出行需求逐渐恢复,叠加假期等因素,共同带动服务价格明显回升。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等出行服务价格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
从同比看,CPI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4月份,能源价格同比降幅略有扩大,其中汽油价格下降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其中,服务价格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1个百分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副研究员吕云龙称:“今年以来,物价运行总体平稳。尤其是更能反映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核心CPI稳中向好,体现总需求和总供给关系持续改善。服务价格涨幅好于商品,表明服务消费更具韧性和潜力,同时也反映出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随着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见效,消费和投资动能不断增强,物价平稳运行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
央行发布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到,一季度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金融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