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5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委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情况。五部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多举措支持城市更新行动。
住房城乡建设副部长秦海翔介绍,2019年到2024年底,全国累计开工改造了老旧小区28万个,汇集了居民4800万户,改造提升了各类老化的改进管线36万公里,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大力推进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累计实施改造4.46亿平方米。
此外,自然资源部表示,将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202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门设立城市更新的专项,支持城市更新相关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财政部表示,将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更新改造的投融资模式。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吸引社会资本、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积极参与到城市人群中来。
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出台专门的城市更新项目贷款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大部分稳就业稳经济政策将在6月底前落地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份,中国经济顶住压力,保持平稳增长。接下来,我国将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大部分政策举措将在6月底前落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4月份,我国消费投资稳定增长,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表明我国的内需空间不断拓展、外需市场更加多元。
同时,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动能持续释放。随着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壮大,创新优势加快形成,并不断转化为新的增长点。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服务器产量增长近两倍、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活跃。
李超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在加快落实既定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住房城乡建设部:努力把老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关于城市更新的政策支持与安排,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要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在任务安排上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好房子建设,主要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改造成好房子。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改造利用。
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在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过1.2亿人。
秦海翔介绍,在全国106个社区开展了完整社区的建设试点,着力补齐小区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的短板。各地还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并作为一项民生实事工程来抓好落实。加装电梯让行动不便、上下楼困难的老人,现在可以很方便的下楼来晒晒太阳和老街坊聊聊天。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指导地方切实抓好组织实施,重点做好小区内的老化管线的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建筑物的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的维修。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楼栋来加装电梯,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因地制宜配建和完善社区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自然资源部:通过建立“一张图”支持城市更新行动
在5月20日的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张兵介绍了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支持城市更新行动的具体举措。
张兵介绍,通过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加强存量资源资产调查,摸清数量、权属和利用情况,并落实“老城不能再拆”要求。针对性开展城市内部自然、人文历史方面的空间要素调查,形成统一的底图底数。在“一张图”上推动完善调查、登记、权益、规划、用途管制、执法督察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畅通部门间数据共享,真正实现把资产管起来、让资源用起来、使城市活起来,全力支持好城市更新行动。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部门融合、同向发力,积极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及时发现问题,破解政策难题,增加政策供给,为城市更新行动落地落实贡献力量。
2025年“两重”项目清单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2024年以来,我国“两重”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2025年,我国将力争在6月底前下达完毕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两重”建设重点任务高质量落实。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目前,这些“两重”项目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李超介绍,支持人口集中流入重点城市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城镇外来务工人员在常住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建设改造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建成各类田间小型灌排渠道超过1000万公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超过2700万处,支持实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造林种草以及退化林修复、草原改良等近4000万亩。
下一步,将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2025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同时,持续推进“软建设”措施,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