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这个节气,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饱满,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则陆续进入收获期。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2000亿斤左右,其中冬小麦收购量将达1700亿斤。
安徽阜南:128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眼下,安徽阜阳阜南县128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收割期。一排排小麦被快速卷入机器,收割、脱粒后便被装入一旁的运粮车中。
湖北枝江:良种配良法 小麦亩产提升超150斤
湖北枝江27万亩小麦近日也迎来丰收。今年,当地在4万亩示范田里推广抗倒伏、耐病害且高产的优质品种,配合精量播种、科学施肥技术,小麦单产提升显著。
广西玉林:科技赋能田间管理 夏粮丰收有保障
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沙坡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水稻正陆续进入幼穗分化期。当地通过智慧农业平台和智能监测设备,精准指导农户科学管理农田。玉林市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超172万亩,目前已投入使用1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省级田间智能监测点,覆盖主要产粮区。
今年,我国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前各地收购仓容充足、收购资金到位、物流运输通畅。
河南南阳:智慧升级容量扩容 36万吨仓容迎夏粮
在河南南阳卧龙区,当地提前腾出国有和社会企业空仓36万吨,积极组织辖区夏粮收购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让农民粮出手、钱到手。目前,卧龙区的粮仓已完成智慧升级与容量扩容,迎接夏粮归仓。
安徽阜南:128万亩小麦陆续开镰收割
从5月下旬开始,各地将陆续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128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今年当地小麦收成怎样?收割进展如何?
在阜南县苗集镇前进村的麦田里,连片的小麦已经是满目金黄,进入成熟期。今年这里的小麦长势怎么样呢?可以看到麦穗很大很结实,用手搓几下,麦粒就掉出来了。这些麦粒很饱满,说明这里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经过前期的测产,今年前进村小麦的亩产预计可达1000斤到1100斤。
趁着天气晴好,当地的农户正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抓紧收割小麦。随着收割机的来回穿梭,一排排小麦被快速卷入机器,经过收割、脱粒,饱满的麦粒便被装入一旁等待的运粮车中。据了解,今年阜南县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3700多台,在天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五天左右就能够完成全县的小麦收割工作。不过,麦收期间,天气阴晴不定,根据预报,明天阜南县可能就会有降雨。目前,阜南县所有的烘干塔都开始向农户们提供烘干服务,当地供电部门也启动了小麦烘干24小时电力保障,帮助农户及时降低小麦水份,减少损失。
在采访时发现,当地小麦麦秆长得比较矮,但是很粗壮。当地的农户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专门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而选用的小麦品种。这种小麦属于优质软质小麦品种,麦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而且产量高。这个品种小麦生产的面粉特别适合做馒头、面条以及蛋糕、饼干;同时它可以作为高端酿酒企业制曲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旺盛。依托订单农业,企业收购这样的小麦价格要比普通小麦每斤高出0.1元,按照亩产1000斤计算,每亩可增收100元。目前,阜南县软质小麦种植面积60多万亩,有效带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这片麦田有2000多亩,过去分属于大概1000户农民,田块大小不一,还被一道道田埂分割,难以开展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023年,这里进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统一对田块进行平整和土壤改良。依托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阜南县还建设了农情监测系统,把麦田的数字化信息融入到当地大农业数据平台,对麦田进行24小时数字化管理。比如在麦田里像圆桶一样的设施就是水肥一体灌溉装置,水管埋在地下。当农情监测系统发现小麦缺水或者缺肥,发送信息通知农户,农户在手机上就能操作,通过小流量滴灌技术,把水份和肥料直接输送到小麦的根部,不仅比传统灌溉方式节约了30%左右的用水量,还能节约10%左右的肥料用量,种植成本每亩可节约40元左右。可以说,现代技术的运用为粮食高效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枝江:良种配良法 小麦亩产提升超150斤
眼下,湖北省枝江市的27万多亩小麦也迎来丰收。其中,4万亩示范田用上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小麦亩产比普通种植提升150斤以上。
在枝江百里洲的麦浪中,四台收割机正高效作业,金黄麦穗被快速卷入仓内,同步完成脱粒、清杂和装仓。经专家实测,今年示范田收获的小麦单产提升显著。
产量提升的秘诀藏在种子和技术里。今年,当地农业部门在4万亩示范田里推广抗倒伏、耐病害且高产的优质品种,配合精量播种、科学施肥技术,从源头到管理全程发力,这才有了亩产提升150斤的好成绩。
丰收的喜悦还未散去,新一轮的耕耘已然开启。农机手刚卸完麦粒,玉米种植就同步在田间启动。这种无缝衔接的作业模式,既抢抓了农时,又能有效提升播种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福建尤溪:梯田插秧正忙 订单种植农业旅游双增收
这几天,福建省尤溪县联合梯田万亩水稻迎来插秧期。近年来,当地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订单农业及深化农旅融合,推动传统农耕转型升级,促进粮农增收。
这两天,在福建省尤溪县联合镇联合梯田核心区,村民们正忙着在田间地头整地、插秧,预计5月下旬完成全部插秧任务。为了保障农户稳定收益,尤溪县联系企业与部分农户签订了每百斤170元的水稻收购订单,相比去年的收购价,每百斤上涨了20元。
同时,当地还积极推进“生态农耕+景观农业”融合发展,在大力推广绿色减农药、减化肥技术的同时,梯田间科学布设千盏杀虫景观一体灯、撒播格桑花等蜜源植物,让梯田变身特色景区。
依托这些特色景区,当地还开办了开耕节、梯田越野赛、农耕博物馆等特色活动并持续引流。今年一季度,联合镇共接待游客11.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