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5月19日至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40多名中外媒体记者赴重庆市采访,了解重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成果。
采访团搭乘游轮,沿长江顺流而下,观看清漂作业和水质监测过程。巫峡的青山绿水吸引外国媒体记者打卡留念,伊拉克如道媒体集团记者马赫迪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乘船游长江,我很享受。江水如此清澈平静,还有大自然的绿色美景。长江是通往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的重要航道。虽然这是一条航运主干道,但生态保护依然良好。”
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制造业智能视觉装备研发,为期三天的重庆之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日本、伊拉克等多个国家的媒体记者,走进环保发电企业,了解生活垃圾“变废为电”全过程;参观汽车数智工厂,见证长江经济带现代制造业最新发展成果。记者们用镜头和纸笔记录下重庆以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等各项举措,点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与智能。采访团成员中,《澳大利亚人报》记者葛士伟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垃圾管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英国《经济学家报》记者邓博伦则更关注汽车制造业,他说:“汽车制造业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而重庆是中国汽车制造业重镇,物美价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惊艳了所有人。”
在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重庆如何依托自身优势,进一步推动内陆地区“走出去”?这也是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关注的话题。一排排“重庆制造”的汽车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整装待发,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数千种进出口货物汇集。记者们在这里寻找答案。
当伊拉克如道媒体集团记者马赫迪好奇地问道:“这里出口到伊拉克的产品有哪些?贸易量有多大?”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这个园区来看,重点出口到中东地区的产品是汽车和机电产品。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重庆构建起东西南北“四向”联通、多式联运的运输网络,在中国内陆城市与世界之间架起合作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