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 记者郭媛丹】22日,在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以下简称合作对话会)举行期间,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规模达3296.8亿元,同比增长5.6%,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为142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唯一面向中东欧国家的国家级展会,第四届中东欧博览会于22日至25日在宁波举行,吸引400家中东欧展商参展。本届博览会展区面积达2万平方米,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展商参展,多达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集中亮相,展区的面积、参展商数量和参展商品数量都创新高。
隶属宁波海关的鄞州海关已经第9次承担展会监管服务工作,今年在博览会的监管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优化,通过建立展品备案预审机制,展品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针对展会期间国外展商聚集,鄞州海关提前谋划构建“展前—展中—展后”全流程涉外普法服务链条,持续优化涉外营商环境。
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持续向新向好,海关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海关对话磋商的机制性活动,本届合作对话会,围绕“智慧海关、安全农食、持续贸易”三大主题开展对话交流。
“近年来,中国海关主动加快中东欧国家农食产品检疫准入进程,截至目前,中东欧14国已有126种农食产品准入,累计注册3430家境外农产品企业。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农食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为中东欧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在合作对话会上作主旨发言时表示。根据介绍,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增长6.3%,其中进口311.7亿美元,增长3.7%,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作为全球货物年吞吐量第一大港的宁波舟山港,是观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扇窗口。《环球时报》记者从宁波舟山港了解到,宁波舟山港目前共有12条航线与中东欧五国(波兰、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希腊)通航。2024年,宁波舟山港中东欧航线进出口箱量合计约80万标准箱。2025年1-4月,宁波舟山港中东欧航线进出口箱量合计超30万标准箱,同比增幅超25%。
宁波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宁波市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额197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进口36.3亿元,同比下降16.8%,出口160.7亿元,同比增长24.1%。
对于中东欧国家而言,中国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克罗地亚农业、林业和渔业部国务秘书图戈米尔·马伊达克在合作对话会上发言时表示,“我们鼓励本国的生产商和公司与中国同行建立全面联系,尤其在食品和农产品领域。我们希望两国的合作变得更好。”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高志豪在合作对话会上表达了同样的期望。他说,中欧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依存,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为欧洲提供了市场,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互利共赢。他还特别提及,在当前全球动荡加剧的背景下,特别是近期美国加征关税等举措的影响下,中外企业正面临严峻挑战。全球供应链遭到严重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碎片化趋势,也对企业的前景带来了巨大压力。“许多欧洲企业依然看好中国模式的长期潜力。正是这种信心让我们坚信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深欧中互动。我们需要找到解决关系中障碍的办法,就未来的合作路径达成共识,并持续为双方创造价值。”高志豪表示。
中国同样希望和中东欧国家,扩大合作,互利共赢。赵增连在发言中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经贸规则正在进行新一轮重塑。特别是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温,个别国家关税霸凌甚嚣尘上,世界经贸秩序遭遇重大挑战,全球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合作共赢是人心所向。
赵增连进一步表示,多边贸易体制是国际贸易的基石,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要携手倡导自由、包容的贸易理念,反对将贸易工具政治化、泛安全化,维护以WTO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中欧(欧盟)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双方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中欧经贸合作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互利共赢的深刻格局。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肩负着守国门、促发展的职责使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更需彰显战略价值。
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姜瑜也出席了开幕式,她在发言中表示,当前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致力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同包括中东欧各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互利共赢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姜瑜表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当前形势下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欧应秉持建交初心,增进战略互信,坚持伙伴定位,扩大开放合作,共同捍卫多边主义,维护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国际贸易环境,推动中欧关系向战略稳定和相互成就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