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适配性金融要素为企业蓄势赋能 利好“托底”支持企业“创”出新天地

央视网2025-05-23 13:01

央视网消息: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2025年以来,融资、保险等金融要素资源,在投入民营企业的同时,产品设计也更加适配,为企业注入持续动能。

这家生物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细胞规模化生产及相关技术研发,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期,企业计划升级核心技术,以覆盖更多细胞品类,并探索全球化布局。这些业务的拓展都需要资金支持,但是这一次企业没有选择银行贷款,而是选择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

区别于传统信贷,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即AIC资金,不需要企业支付利息,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资金的投资周期较长,能为这家企业提供持续的“耐心资本”支持。公司负责人表示,这笔股权投资的规模达到上亿元,目前相关业务已完成审批,即将签署协议。

在AIC业务中,金融机构不再是传统的贷款提供方,而是从股东视角与企业共担风险,为企业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刘洁介绍,他们不仅提供了账户结算、存贷款等基础保障服务,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一些创新金融服务方案。此外,还会帮助企业对接更多投资机构资源。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胜东介绍,在全国18个试点城市,他们一共签订的意向股权投资合作协议是1500亿元。2024年9月以来,新落地项目当中,民营企业的占比个数达到70%。

近期,金融监管总局核准兴业银行筹建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随后,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拓空间:保险“托底” 支持企业“创”出新天地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保险业也通过创新产品、升级服务,满足民营企业日益多元化的风险保障需求,支持企业大胆创新。

这台机器乍一看很难想象它是用于豆腐乳装瓶的机器人。两年前,陈耀岐接到一家豆腐乳加工企业的订单,便开始了腐乳装瓶机器人的研发。而陈耀岐的团队人员有限,也没有生产线,于是他找到了唐山这家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寻求帮助。

这家“共享工厂”是全国首家机器人非标产品定制工厂。目前,为130多家中小机器人企业定制非标产品,进行科研成果样机和首台(套)产品生产。

企业负责人王孟昭发现,他所服务的中小企业科研成果很多,但成果转化率并不高。比如在技术研发和规模量产之间,有一个“中间工厂试验”环节,一旦试验结果不及预期,就意味着企业前期的投入打了水漂,而很多中小微企业很难承受这样的风险损失。针对这种情况,共享工厂和当地保险机构签订了机器人行业首单中试综合保险以及一揽子综合保险服务方案。

中试综合保险仅是科技保险不断探索创新的一个缩影。近期,保险机构还创新推出了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科技企业创业责任险、先用后转险等新险种。2025年一季度,科技保险提供保障超过2万亿元。

拓空间:加强要素资源保障 为民营企业蓄势赋能

民营经济促进法提出,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与地方经济发展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改革实践形成共振。

位于浙江台州的这家生产企业,正在召开新厂房搬迁项目推进会。这家企业主要生产凿岩钻头,占据着国内凿岩钻头市场39%份额。随着企业发展,目前老厂区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企业负责人张维说,2024年,他们向当地政府提出用地诉求,但当地土地资源短缺,能不能拿到工业用地,一开始企业心里并没有十足把握。没想到不到半年时间,他们的用地问题就顺利解决了,这一切得益于当地创新性出台的优选优供政策。

张维表示,新厂房预计2026年6月建成投用。届时,企业年营收能从现在的3.7亿元跃升到10亿元。据了解,2024年开始,浙江省每年安排1万亩专项指标解决全省中小企业用地问题。2024年,台州市共争取到2415亩,有效保障了114个中小民营企业项目用地。

在江苏南京一家主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作为一家科技型民企,他们在研发方面享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

江苏近日发布了新版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在市场准入、获取经营场所、公用基础设施服务、劳动力资源等10个重点领域,推动对标改革,为企业拓展了经营空间。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