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风劲吹赋能“端午经济” 传统民俗激活消费新引擎

央视网2025-05-23 15:59

央视网消息:端午将至,粽子以及各类端午特色手工艺品进入制作销售高峰。

在太原市的一处食品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淘洗江米、包制晋祠米粽。

一会儿功夫,饱满的晋祠米粽就堆满了筐。包好的粽子经过蒸煮,便能实现米香、枣香、粽叶香的完美交融。

在长治市黎城县的一家棉织品工坊,手艺人们正在穿针引线赶制端午香囊订单。先裁好绣样,再缝成外壳,最后填入香料封口,一个个精致的手工香囊就做好了。 

除了传统的艾叶、薄荷等具有驱虫辟邪寓意的填充物外,2025年的香囊中还创新加入了当归、白芷、决明子等中药材。据统计,2025年香囊订单量较往年同期增长了55%。

贵州务川:7万余亩高原艾草开始收割

端午节,我国民间有挂艾草的习俗。这几天,多地艾草获丰收,艾草制品也进入销售高峰期。

在贵州务川县的2500亩艾草基地里,村民正在田间收割艾草。

村民们把刚割下的嫩绿艾草打包成捆,随后运往加工厂。据工厂负责人介绍,2025年,他们计划收购艾草2000吨,加工精油2吨,预计收入600万元。2025年,务川县艾草种植面积达7万余亩,产出艾条、艾茶、艾浴包、艾草精油等产品40余种。

在门头悬挂艾草是不少地区端午节的习俗。在广西南宁的市场,这段时间,艾草的销量一路攀升。

除了挂艾草,在传统习俗中,端午节佩戴香囊寓意美好。记者走访南宁多家中草药店发现,近期,香囊制作材料薄荷、香茅草、藿香等中药材销量大涨。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