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自2025年至2027年,面向有家政领域就业培训意愿的劳动者和已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广泛开展家政领域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每年培训150万人次。
河北秦皇岛的居民徐振桥近期想给家里做一次换季保洁。他表示,每次请家政员总好像是在“开盲盒”。
四川广安的游女士刚刚当了妈妈,在挑选育儿嫂时,也特别看重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性。
为了解决消费痛点,改变家政行业鱼龙混杂的现状,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40岁的张净晓从事家政服务已经3年了。近期,她参加了空调清洗技能培训班。
技能培训的开展,也让家政服务项目更加专业、细化。目前,宠物保洁、上门做饭小时工、窗帘清洗等细分服务的需求增长迅猛。
社区“微需求”商机大 “家政+养老”新尝试
除了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技能,家政服务创新也是多部门打造的重点,特别是以社区网点为依托,“家政+养老”等“微需求”也在融合发展。
83岁的李美珍一名独居老人,由于行动不便,因此特别需要日常保洁等家政服务。
据了解,像李美珍这样的独居老人由于腿脚不便,对做饭、洗澡、保洁等需求大。但另一方面,受消费习惯影响,对于价格难以接受。对此,北京一些社区对老人的家政服务需求进行整合,以量换价。
社区的“微需求”,一方面给服务商带来了新业务,同时也让老人的服务消费降了下来,这让不少老人期待更多的服务上线。
商务部等9部门指出,要推动“家政+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家政服务企业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紧密协作关系,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可依法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