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都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对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近日印发,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链条的金融服务。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其中的关键举措进行了详细解答。
中国人民银行:提升科技贷款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信贷是大部分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中国人民银行介绍,将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介绍,规模上要更有力度,人民银行已经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规模由5000亿元提升到8000亿元。同时,把再贷款利率也做了下调,由1.75%下调到1.5%。
中国证监会: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在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中国证监会介绍,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支持优质的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监管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介绍,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推动新的典型案例落地。
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推荐符合条件企业
“创新积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精准配置。截至2024年底,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共向21家全国性银行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荐了7万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介绍,截至2024年底,他们分三批总共征集了52万多家科技型企业的信息,现在累计已经有7000多家企业和银行签订了合同,签约金额超过了880亿元。
围绕发挥科技保险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金融监管总局介绍,已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