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拍定制、咖啡加工、无人机测绘……哪种新职业让你心动?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5-23 17:1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本月8日公示拟发布的新职业、新工种及拟调整变更的职业(工种)信息。其中,新职业拟增加17个,包含养老服务师、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装修管家、咖啡加工工等。新工种拟增加42个,包含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智慧景区管理师、旅拍定制师、服务犬驯养师、健康管理师等。

旅拍定制师:用镜头编织文旅新图景

“旅拍定制师”,并非单纯的摄影师或导游,而是融合了路线策划、服装造型、情感沟通、内容输出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新型从业者。一起了解这个用光影助力文旅发展的新兴职业。

5月的新疆喀纳斯,山顶残雪未融,而山下已是翠绿一片、碧水潺潺。禾木村,美景如画,也是游客们眷爱的地方。为了抢抓禾木村清晨最柔美的光线,旅拍定制师韩麒早早就来到了工作室,为游客挑选服装。

韩麒曾经是一名平面杂志摄影师。两年前,他来新疆旅游时发现商机,马上和朋友成立了旅拍工作室,在喀纳斯景区为游客提供旅拍定制服务。作为旅拍定制师,不仅照片要拍得美,还要提供定制的旅拍线路,让游客既欣赏美景,又留下美照。

这也是旅拍定制师和传统摄影师的差别。一名旅拍定制师需要拥有多种能力。

旅拍定制师 韩麒:旅拍定制师是一个非常综合的职业。他可以是一名摄影师,也可以是一名导演,也可以是一名导游。甚至他可能是一个民俗专家,还是个天气预报者,我们要对这些所有的资源掌握好。

不仅是韩麒,在新疆有越来越多的人做起了旅拍定制师。今年30岁的胡安拜·阿拜最开始只是帮游客们拍拍照,后来拍得多了,再加上对当地景点非常熟悉,就转型成为旅拍定制师。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旅拍定制的需求越来越多,今年整个夏季订单都已经排满了。

旅拍定制师 胡安拜·阿拜:根据这些游客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学习,尽量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比如在牧民的家里,这种深度体验在这阿禾公路一路美景当中,我们也在努力寻找点位,努力创新,为了定制有更好体验。

目前,仅在新疆喀纳斯景区就有超过10家专业的旅拍定制工作室,“摄影+文旅”的新经济模式,不仅让游客在拍摄中体验到独特的民族风情,也成为当地文旅发展的新引擎。

“咖啡加工工” 助力行业标准化发展

“咖啡加工工”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5月8日发布公示的新职业之一,那咖啡加工工的工作内容具体包括哪些?又带来哪些新经济和新机会?一起来了解。

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的一家咖啡企业品控研发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杯测作业,这是评估咖啡品质、确保产品一致性的核心环节之一。

从咖啡生豆原料质检,到烘焙曲线测试研发,再到产品打样生产,熟豆瑕疵率控制等等,咖啡加工工的责任重大,他们既是质量的“守门员”,也是创新的“实验室”。

云南保山某咖啡企业品控部门经理 罗蓉:表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烘焙的一些豆子的温度,还有大概的一个烘焙时间,更有利于我们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品质的把控。

近年来,咖啡行业快速发展,给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入行容易入门难”,咖啡加工环节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将咖啡生豆加工成熟豆,而是需要更多的工匠和大师。“咖啡加工工”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让大家有了更多从业归属感,也萌发了更多希望和目标。

罗蓉:烘焙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就像炒菜一样,就是炒熟了就可以,但是如果想把它炒得更好吃的话,就要更多的一些理论基础来支撑。把自己能力再提高一点,你越接触,就会发现越热爱这个职业,就是很喜欢跟咖啡打交道,中国的咖啡也可以这么好。

随着咖啡消费愈发个性化和多元化,产品口味也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品类。加工者们脑洞大开,将咖啡与各种鲜花、水果混搭结合,不断推出创新口味。咖啡加工正不断涌现出更多的奇思妙想。

“咖啡加工工”作为新职业的出现和认定,既是行业精细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消费升级和市场变化的迫切需要。

云南保山某咖啡馆负责人 王一含:要有更好的技术,更好的职业标准,才能够去应对我们现在客人越来越好的追求。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瑞明:帮助我们咖啡产业和咖啡就业人员,实现一个精细化、标准化,这些其实对这个从业人员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会有很多人来投身这个行业,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

低空经济带来新机遇 无人机测绘师受追捧

随着低空经济“加速起飞”,无人机航测技术也开始被广泛应用。无人机测绘师这一新兴职业也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在甘肃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马旭东一大早便开始对设备进行调试检查,今天他接到的是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委托的一个土地测量订单,需要快速完成土地利用分类,厘清耕地、林地等不同地块的边界、土地权属边界划定、土地面积量算等方面的工作。以前测绘人员要扛着测绘仪器上山下沟,而现在,无人机带着测绘仪上天干活,可以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半年前,马旭东参加了无人机航测培训,考取了证书后就入职了一家无人机测绘企业。一入职他便接到了不少订单。

无人机测绘在古建筑保护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今年三月,一架搭载高精度传感器的测绘无人机,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庆阳市北石窟寺崖体地形测量工作,而在以往,这项工作大约需要6个人耗时5天。另外,传统的人工测绘存在40%以上盲区,仅能获取二维数据,难以及时发现山体内部空洞等隐蔽风险源。此次北石窟寺地形通过无人机进行测绘,全面掌握了北石窟及其周边环境现状,通过3D建模,展示北石窟寺崖体地形构造,精度可达毫米级,为文物保护项目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

无人机测绘操控员 马旭东:简单来说就是用无人机激光雷达倾斜摄影等技术,把真实世界1:1数字化,构建高精度可测量可分析的三维模型,可以说是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

某无人机测绘公司副总经理 周金宝:通过真实项目锤炼技能,在测绘、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城市规划、应急救援、环境监测、考古、交通和国防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随着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无人机不再只是“飞行工具”,可以应用在多个行业,而且具有高效灵活、高精度、安全性强、多角度数据采集及显著成本效益优势。但这些应用更需要专业化、标准化的人才体系支撑。在天水一家无人机测绘公司的教育培训中心,学员们正在进行无人机实操学习,学员们在取得超视距驾驶员执照后,还要系统学习航测专项技能,包括航线规划、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等核心内容,掌握从数据采集到4D产品生产的全流程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无人机测绘师。

培训学员 张杰:通过网上了解,低空经济这个行业比较热门,而且我对这个职业特别感兴趣,所以我报名参加了本次培训,通过培训考得职业证书以后,我将从事这个行业。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