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今年以来全国气象干旱阶段性、区域性特征显著 当前豫陕甘等地旱情预计在6月上中旬逐步缓解

国家气候中心2025-05-26 18:03

今年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呈“暖、干”气候特征,华南、长江中下游及陕西、河南等地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区域性发展,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华中地区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南部等地为重旱,局地特旱。

预计后期随着降水增多,豫陕甘等地旱情将在6月上中旬逐步缓解。江南南部到华南大部6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仍有发生气象干旱的风险。

一、今年以来我国气候总体呈“暖、干”特征

今年以来(1月1日至5月25日,下同),全国平均气温5.7℃,较常年同期偏高0.8℃;华北东南部、华东中北部、华中大部及吉林东北部、内蒙古中部和西北部、新疆北部、西藏大部、陕西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图1左);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苏、上海、西藏平均气温均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陕西为第二高。

全国平均降水量143.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0.6%,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少;西北地区中东部、华中北部和中部、华东中部和南部、华南中东部、西南地区南部和东北部及新疆南部、青海西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2~8成,新疆西南部偏少8成以上(图1右)。

图1  2025年1月1日至5月25日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左)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右)分布图

二、华南、长江中下游及陕西、河南等地气象干旱阶段性、区域性发展

今年以来,我国气象干旱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区域性发展特征。年初,受温高雨少影响,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发展。1月22日,中旱及以上面积阶段性达峰,其中特旱69.6万平方公里(图2,图3左)。1月下旬后期至2月初,长江中下游大部干旱缓解,3月上旬南方大部地区干旱缓解。3月下旬以来,华南和长江中下游气象干旱再次发展,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露头发展。4月18日,全国中旱及以上气象干旱面积达201.8万平方公里,其中特旱面积47.7万平方公里,均达阶段性最高(图2,图3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受多轮降水过程影响,南方大部气象干旱基本缓解,但甘肃东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宁夏南部等地干旱持续发展。

图2  2025年1月1日至5月25日全国气象干旱面积逐日演变图

图3  2025年1月22日(左)和4月18日(右)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

5月21日,中旱及以上面积达峰,其中陕甘宁豫晋5省(区)的特旱面积达35.1万平方公里(图4左)。近期,北方旱区大部出现小到中雨,局地大雨,气象干旱缓和。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华中西北部等地仍存在中度及以上气象干旱,其中陕西南部、河南西部、甘肃南部等地为重旱,局地特旱(图4右)。

图4  2025年5月21日(左)和5月25日(右)全国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

影响方面,3月以来,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累计13市52县(市、区)发生旱情,农业及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灌溉条件不足的麦田长势偏差;华北西部、黄淮西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部分土壤持续轻至重度缺墒,河南中西部、陕西关中、山西南部出现干热风,干旱、高温、干热风叠加影响小麦灌浆及作物播种出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部分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近期,北方旱区旱情缓和,冬小麦灌浆气象条件趋于好转。

三、未来气象干旱发展趋势展望

预计未来10天,华北西部、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等地累计降水有10~25毫米,局地超过50毫米,有利于北方旱区旱情的持续缓和。预计6月,旱区降水增多,豫、陕、甘等地旱情将在上中旬逐步缓解。此外,江南南部到华南大部6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仍有发生气象干旱的风险。

作者:王凌 曾红玲 赵琳 梅梅 高辉

热门评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