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30日从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启动式暨媒体见面会上获悉,安徽省目前已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智能算力由2023年初800P(1P即每秒完成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左右跃升至目前30000P,提升约37倍。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紧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之后,居全国第5位。
这样亮眼的成绩,安徽是怎么做到的?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龙胜透露,首先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安徽争取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承担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等重要任务,合肥市获批全国首批、长三角唯一数据标注基地建设试点城市,安徽成为人工智能国家相关布局和重大平台最为集聚的省市之一。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龙胜 图源:安徽发布
在全国率先出台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系统谋划大算力、大模型、大应用。围绕国家部署“人工智能+”行动,印发《安徽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实施底层强基、融合应用、生态构建、安全筑底四大专项行动,打造“人工智能+”安徽样板。
建成国内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飞星二号”接续启动。围绕夯实感知、算力、数据、模型等基础和垂类模型应用,在2024年省科技攻关项目中部署人工智能攻关项目59个,引导企业研发投入11.5亿元。
6月12日,科大讯飞在深圳举办智能交互产品升级发布会。 科大讯飞供图
场景应用牵引产业生态,全省围绕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人工智能+”场景机会300余项,讯飞晓医、AI心理伙伴、“玄视”电力等垂域应用相继落地。突出场景招商和科技型企业引育,涌现芯动联科、智象未来等一批细分赛道领军企业。
陈龙胜表示,下一步,安徽将以场景创新为牵引,坚持“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示范应用,努力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安全等方面实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