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媒体:从模仿者到创新者,中国转变并非偶然

环球网索炎琦2025-07-09 18:51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中国:从模仿者到创新者。”近日,孟加拉国主流英文报纸《每日星报》首席商务官哈桑以此为题在该报发文,谈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感叹中国在经济转型中取得的发展成就。

“我刚刚结束了在深圳和广州度过的非凡一周。”哈桑在文章开篇写道,通过这次访问中国,他有机会直接从在中国的国际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初创企业学习经验。除了中国创造的技术奇迹之外,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中国鼓励创新的结构化、有针对性的方针,因此他决定在回国后分享一些从这段旅程中汲取的关键经验。哈桑说,“这些经验不仅对企业有益,也对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家有益”。

“中国仅仅复制西方技术的时代已经结束。”哈桑认为,如今,中国本土巨头正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量子计算领域树立全球标杆,“这种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变并非偶然,而是对研发、教育和人才培养进行战略性投资的结果”。

哈桑表示,中国的发展历程为任何致力于长期竞争力的国家提供了典范。从对外依赖走向自主创新,需要对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和高科技研究进行大量投资。此外,中国的创新热潮不仅由市场驱动,也由政策引领。政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研发激励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提供支持,在将创意转化为可扩展业务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后,哈桑举例说,通过将人才、资本和基础设施集中在一起,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已成为创新中心。深圳从一个渔村转型为全球科技中心,正是地理战略和城市集群如何催化创新的典范。

对于中国企业家的特点以及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发展,哈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企业家行动迅速,勇于尝试。他们不害怕失败,加之庞大的国内市场可供测试创意想法,使得企业能够快速迭代。这种大胆冒险的心态对于任何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摸索前行,或希望在扩张至国际市场前将本地市场作为试验田的人来说都弥足珍贵。为了培育这种文化,企业必须投资合适的人才。中国正大力重视培养人工智能、工程、科学和研发领域的专家。

此外,在哈桑看来,中国企业不再仅仅参与全球竞争,它们也积极合作,与西方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共同投资、共享知识。这种从零和竞争到共享创新的转变正在重塑全球化的理念。

“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其能够规模化、快速地部署创新。无论是电动汽车普及、人工智能集成,还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执行速度都使中国企业脱颖而出。”哈桑最后表示,“我从中国企业学到的是,创新不仅仅关乎创意想法,更在于如何快速高效地执行。这意味着要优化监管流程、供应链和市场战略,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热门评论举报